蜜桃久久久久久久,区一区二视频,中文字幕巨乱亚洲,美女av一区

圓夢信息網-了解生命從此開始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一位母親生下唐氏綜合征患兒背后:被混淆的篩查與診斷

2024-9-13 10:01| 發布者: admin| 查看: 238| 評論: 0

摘要: 產檢一路綠燈,做的無創DNA篩查顯示低風險,沒有做羊水穿刺。發布相關經歷后,有15位母親聯系到她,她們都同她一樣無創低風險生下了染色體缺陷的寶寶。 ...
“不要神化無創,理性看待無創。”24歲的邵女士在一胎生下唐氏綜合征患兒后,在社交平臺寫道。
3月29日,兒子小滿(化名)出生,邵女士正為小生命的到來感到欣喜雀躍。2個月后,因小滿抬頭不理想,她帶著孩子去當地醫院就診。7月29日,恰好4個月的小滿確診了唐氏綜合征。
邵女士回憶,產檢一路綠燈,做的無創DNA篩查顯示低風險,沒有做羊水穿刺。發布相關經歷后,有15位母親聯系到她,她們都同她一樣無創低風險生下了染色體缺陷的寶寶。
為什么做了無創DNA篩查,還會有問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兒醫院院長、產前診斷團隊負責人張元珍表示,很多人誤認為無創DNA篩查就是診斷,其實二者不能畫等號。篩查是將高風險者從普通人群中篩出來,在某些情況下,篩查會出現假陰性結果。因此,要通過診斷來進一步明確問題。
《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顯示,我國出生缺陷的發生率高達5.6%,一年約有90萬例出生缺陷兒。
出生缺陷病種多,病因復雜,已經成為中國嬰兒死亡的首位原因。目前已知的出生缺陷超過8000種,包括先天性心臟病、唐氏綜合征、地中海貧血等。公眾對出生缺陷預防的認知直接牽動著一個生命、一個家庭。
在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9月12日)到來之際,九派新聞采訪了一位唐氏綜合征患兒母親,以及在出生缺陷預防、備孕優生咨詢領域深耕40多年的張元珍教授。
以下是她們的講述。
【1】“如果有機會重來,我一定會做羊水穿刺”
邵女士 24歲寶媽 頭胎唐氏綜合征
24歲,第一胎,平時身體健康,家族無遺傳病史,我從未想過自己會生下“唐寶寶”。
3月29日,兒子小滿出生,我和全天下的母親一樣,為這一小生命的到來感到欣喜雀躍。小滿在月子里就學會了抬頭,家里人都夸小滿白白胖胖,還很聰明。小滿2個月時,頭抬得并不理想,按理說,月子里就已經會抬頭了,2個月應該抬得更好一點。
母親對孩子的變化總歸敏感些,當時我就帶小滿去成都一家醫院做檢查,醫院說,小滿的肌張力有點低,建議我去上級醫院。上級醫院先幫小滿做了GMs測評(全身運動質量評估),報告出來后,醫生問我們,“讓我看看寶寶長得像爸爸還是媽媽?寶媽是在多大生的寶寶?”我一聽這個話,當時就蒙了,來之前我也看過不少資料,醫生這些問題明顯是圍繞著染色體有缺陷的孩子,指向“唐氏綜合征”來問的。
我急忙告訴醫生,“我是做了無創的,無創DNA(結果)是低風險。”醫生說那應該沒什么問題,讓我們回去觀察情況。
回來的路上,我不斷查找有關唐氏綜合征的相關資料。有文獻指出,大部分唐氏綜合征的孩子,都會出現斷掌和小拇指(小拇指只有兩節)。我把小滿的手掌攤開一看,發現他有一只手是斷掌,而且小拇指紋路只有一條。
當即,我整個人全身發麻,不斷顫抖。理智告訴我,我們還需要去做檢查才能確診。當晚,我帶著小滿去了當地婦幼保健院查了染色體,7月29日報告結果出來,小滿確診“唐氏綜合征”。
我努力回憶產檢過程,是否漏掉哪些檢查才導致這一情況的發生。在生小滿前,我對唐氏綜合征的了解僅僅只是唐篩和無創DNA,但我在12周+4天做了無創DNA篩查。報告結果顯示,無創重點排查的三項染色體全部為低風險,其中21號三體數值為-0.76,醫生告訴我這個數值是非常好的,讓我回去等著來做小排畸。
去年11月2日,大排畸檢查時,發現胎兒左心室有兩個灶狀強回聲。醫生告訴我一般胎兒都會有軟指標,一般無創的風險排除,孩子基本就沒問題了。我是第一次當媽媽,聽到醫生這樣說,我還是很擔心,因為在懷小滿前,我出現過胎停和生化情況,我又到了成都市最好的私立婦產醫院再檢查。
我向醫生咨詢,是不是需要做個羊水穿刺(以下簡稱“羊穿”),當時醫生說我的無創結果是低風險,不屬于高危人群。他向我解釋,80%的亞洲胎兒都有心臟灶狀強回聲,無創針對21倍三體的準確率是99.99%,是等同于羊穿的。

加之后期各種產檢都是一路綠燈,胎兒的心臟灶狀強回聲就自己長好了,沒有再顯示出任何問題,我就安心把孩子生下。而且小滿生下來后,也沒有出現“唐寶寶”常見的特殊面容。
小滿確診后,除了帶他去干預治療,我還在社交平臺上將自己的經歷分享出去。我在帖子里寫道:“不要神化無創,理性看待無創,也希望我孩子這樣的悲劇不要再次上演。”隨后,有15位寶媽聯系到我,她們和我一樣都是無創低風險生下的“染色體缺陷的寶寶”。
我希望讓更多家庭提高對篩查與診斷的認識。不管是唐氏綜合征篩查、無創DNA篩查,抑或NT檢查,都是一種篩查,而羊水穿刺才是真正的診斷。只要是篩查,就有可能會漏篩。
希望大家不要談羊穿就色變,要如實地告知醫生自身情況,讓醫生全面綜合考量。雖然我知道羊穿是一種侵入式的檢查方式,可能會帶來一定風險,但無創DNA的假陰概率一旦發生,對任何家庭來說,都是無法承擔的。
懷孕時,我無數次設想過,羽翼豐滿的小滿憑借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上大展宏圖,未來也能有自己的寶寶。但事情發生后,我只希望小滿健康快樂長大,留在我身邊做一個乖寶寶。這樣想,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開心,對吧?
【2】無創DNA篩查不等于診斷,高風險也會出現假陰性
張元珍 湖北省產前診斷與優生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從事出生缺陷預防、產前診斷與優生咨詢工作40余年
為什么做了無創DNA篩查,還會有問題?很多人誤認為無創DNA篩查就是診斷,其實二者不能畫等號。
篩查與診斷是兩種不同的方式。篩查是將高風險者從普通人群中篩出來,高風險者也會出現假陰性。因此,要通過診斷來進一步確定具體問題。
無創DNA篩查有一定的適應癥和適用條件,要求DNA濃度達到4%以上,一般在孕16周左右做。因為羊水穿刺最合適的時間是在孕18到24周,如果無創結果異常,剛好在羊水穿刺前能發現。
如果孕周過早、胎兒DNA濃度達不到要求時篩查,可能出現假陰性。如果不能確定具體受孕時間,孕周太小或者在輔助生殖技術幫助下懷的雙胎停了一個,不建議太早做;如果孕婦體重超過90公斤,胎兒DNA達不到技術要求的濃度,也會出現假陰性。
很多人做了無創DNA篩查,想繞過羊水穿刺。其實羊水穿刺只是獲取胎兒遺傳物質的一種方式,孕周再早些還可以做絨毛穿刺,再晚些可以做臍血穿刺。這三種方法相比,羊水穿刺的技術難度最小,并發癥最低,所以目前比較常用。
羊水穿刺指在超聲的引導下,避開胎盤和胎兒,用一根細針插入宮腔抽取10到20毫升羊水,以此培養羊水細胞、進行測序,做染色體核型異常檢測或單基因遺傳病的檢測。絨毛穿刺時間更早,一般在孕10周左右就可以做;臍血穿刺可以在二十幾周做。
羊水穿刺是一種侵入性診斷方法,適用于有指征的條件下。如果無創DNA篩查結果是高風險,或者B超發現有結構異常,要做羊水穿刺。如果NT檢查結果是陰性(頸后透明帶掃描,結果在正常范圍內),無創結果是低風險,超聲沒有發現結構異常,也非高齡妊娠,那就不做。但是,不做不等于沒有問題。
我們的目的是明確胎兒有沒有遺傳學方面的異常。先對孕婦進行評估,對于發現的高風險,做產前診斷,并進行遺傳學檢查,判斷有沒有致命或致殘的疾病(如智力低下、生長發育遲緩等)。
在排除遺傳性異常后,如發現孩子有結構異常,再跟相關學科溝通、討論。最好在中孕期告知孕婦及其家屬,包括孩子現況、出生后是否需要手術干預、手術時間與費用、術后生長發育如何等。
【3】遺傳、環境因素導致出生缺陷,技術不能“一網打盡”
很多想懷孕的人走進產科科室,會直接問“我需要做什么檢查?”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我們要先了解基本情況,包括年齡、職業、生活習慣、有無不良孕史(流產、生過異常嬰兒),雙方家庭有無遺傳病史、夫妻雙方有無慢性疾病史,目前是否在用藥等。
掌握身體的基本狀況后,再根據實際需求,向就診者及其家屬征求意見,決定是做一般檢查,還是針對攜帶率較高的疾病進一步檢查。
有人疑惑,檢查后夫妻雙方都沒問題,孩子為什么有問題。事實上,影響出生缺陷的遺傳因素,不僅有遺傳,還有基因突變。
此外,環境因素以及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也會導致出生缺陷。環境因素包括物理的(如噪音、高溫、射線)、化學的(如環境污染、藥物作用、農藥殘留)、生物的(感染性因素),還有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
對于孕婦及家屬的疑問,我們每天花大量時間與他們溝通。這個工作很有意義,涉及千家萬戶,能夠為別人排憂解難,同時很有挑戰性,因為目前遺傳學技術不能將所有疾病“一網打盡”。
受到技術局限性的影響,我們并不能發現所有疾病。對于不同病種來說,技術能達到的分辨率也不相同。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會發生漏診。超聲也不是萬能的,從技術規范來說,超聲的責任在于,將嚴重的結構異常(致死或致殘的畸形)篩查出來,涉及病種從原來的6種疾病擴展到現在的9種疾病。分別是無腦畸形、無葉型前腦無裂畸形、嚴重腦膜腦膨出、嚴重開放性脊柱裂伴脊髓脊膜膨出、單心室、單一大動脈、雙側腎臟缺如、致死性骨發育不良、嚴重胸腹壁缺損內臟外翻。而對于較小的先天性問題,如多指、小的心臟室缺和房缺,超聲未必看得清楚,因為分辨率是有一定限度的。
不過,整體來說,技術仍在進步。過去沒有普遍篩查,有些遺傳學方面的異常就不容易被發現。現在得益于技術的發展,可以將一些發病率相對高的遺傳學方面的異常在一定范圍內篩查出來。
我國提倡普遍篩查。21三體綜合征(唐氏綜合征)是孕期篩查的重點。21三體綜合征部分患兒無明顯結構異常,出生后還可以生存30到40年甚至更長;但18三體綜合征(愛德華氏綜合征)、13三體綜合征(帕陶氏綜合征)往往合并結構異常,出生后一兩歲就會夭折,超聲往往會發現問題。
寶寶出生后的三天內還要篩查先天性心臟病,如果不影響生長發育,可以等孩子年齡稍大、體重達標、神經系統發育更完全、耐受手術能力更強時再做手術。
此外,通過為新生兒采足底血,可以早期發現先天性甲狀腺功能型低下癥、苯丙酮尿癥等遺傳代謝病。還有,通過聽力篩查,可以對先天性聽力障礙早診斷、早干預。
【4】三級預防:“未雨綢繆”“忍痛割愛”與“亡羊補牢”
面對出生缺陷患兒,痛苦與糾結的家長有很多。一位孕婦因高齡做了羊水穿刺,發現16號染色體有異常,可能存在不良后果。
這位孕婦及家屬前來咨詢。經過細致分析,我告訴他們,如果是胎兒結構異常,出生后可以通過手術或康復治療矯正,如果是對智力和生長發育有影響,并不能通過后天的康復實現逆轉。對于胎兒的去留,要在適當的時候審慎做出決定。因為從倫理學角度,進入晚孕期的胎兒有存活的機會,不再適合引產。
醫生的責任是減少孕婦及其家屬的焦慮,但又不能隱瞞實情,一定要充分告知,讓他們自行選擇。這也是遺傳咨詢的原則——非指令性原則。醫生不決定孩子去留,而把所有情況與孕婦及其家屬分析后,讓他們決定。
即使孩子不能要,我們也一定要告訴他們,下次再想懷孕該怎么做。即使出生缺陷原因不明確,也可以告訴孕婦,日后生活方面如何注意,做好常規篩查。
總體來說,大家預防出生缺陷的意識有所增強,但因為信息來源的渠道不同,理解水平也參差不齊,專業的科普還需要繼續。
我國對出生缺陷實施三級預防策略。如果用3個成語概括,分別是“未雨綢繆”“忍痛割愛”與“亡羊補牢”。
一級預防是“未雨綢繆”,在懷孕前預防,避免出生缺陷;二級預防是“忍痛割愛”,在孕早期、孕中期將致殘致死的嚴重疾病篩查出來,避免不當出生;三級預防是“亡羊補牢”,對于已發現的出生缺陷,有針對性地矯正,通過藥物、手術治療,使其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發育。其中,一級預防是最積極有效的。
在理解三級預防策略后,如果計劃備孕,建議提前咨詢專業醫生,根據醫囑至少提前三個月補充小劑量葉酸,避免不良因素的接觸,懷孕后按期產前檢查。
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盡量減小對胎兒的影響。有人孕期吃了一顆藥或者打了一針,因擔心孩子會畸形,就決定放棄。其實,如果對以后懷孕沒有影響,流產無可厚非;但有些人流產失敗或出現并發癥,日后懷孕會很困難。所以,要特別慎重,事先做好遺傳咨詢。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固阳县| 松原市| 花垣县| 渭南市| 康保县| 韶山市| 广宁县| 平和县| 交口县| 易门县| 郯城县| 南京市| 香格里拉县| 威远县| 凌海市| 武胜县| 岑巩县| 阜新市| 宁德市| 治多县| 台东县| 康平县| 闽清县| 萨嘎县| 甘泉县| 南郑县| 南投市| 沙河市| 沙雅县| 隆子县| 罗定市| 金川县| 临颍县| 松江区| 南充市| 芜湖县| 余庆县| 铜山县| 双流县|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