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沒有冰箱,人們為了延長肉的儲存時間,經常會將肉類經過鹽腌、風干、發酵、煙熏或其他處理后進行儲存。但是,這些加工方法不僅使用了較多的食鹽,同時存在一些食品安全問題,長期食用給人體健康帶來風險。 不過,熏肉這樣的美味就真的不能吃了嗎?當然不是,今天就分享幾個既滿足口腹之欲,又能減少加工肉制品攝入量的健康吃肉小技巧。 別把熏肉當主菜 腌肉、熏肉等加工肉制品只可以作為人們的小食,不宜過量食用。別把腌肉、熏肉等加工肉制品當作餐桌的主角,炒菜、拌面條時放上一點即可。餐桌上還是應該以新鮮的肉、魚等食物為主,同時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把加工肉當調料 腌肉、熏肉等加工肉制品除了直接吃之外,還可以作為烹調時的作料。 愛吃加工肉制品的朋友,可以用加工肉制品代替鹽,加工肉制品不僅有咸味,還富有多種滋味,如果烹調時放入加工肉制品,則可以少放或不放鹽、味精等調味品。如用蘆筍等蔬菜炒腌肉,就可以少放或不放鹽和味精了。 提前用水浸泡 如果還是想在烹調過程中加入鹽、醬油等,則在加入腌肉、熏肉等加工肉制品前最好先用水沖洗或浸泡,從而減少鹽的含量。 烹調時盡可能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不需要加入過多的加工肉制品,放入少量提味即可。 出鍋前再放肉 腌肉、熏肉等加工肉制品可以等到快出鍋的時候再放,這樣比開始就放吃起來感覺味道更咸,如此一來,就可以用更少的腌肉、熏肉等加工肉制品烹調出咸味相當的食物了。 加工肉制品盡量少吃 首先,加工肉制品可能會增加多種癌癥的患病風險。 經常吃腌制食物會增加結直腸癌、乳腺癌、原發性肝癌等的發病風險;過多煙熏食品攝入可增加胃癌、食管癌的發病風險。 培根、香腸、火腿、午餐肉等加工肉制品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食鹽和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和蛋白質分解出來的胺類物質結合在一起可以合成致癌物“亞硝胺”。 煙熏的時候肉的油脂會因為高溫滴下,落在炭火上會產生多種致癌物質,如多環芳香烴、苯并芘、煤焦油等,這些有害物質會存在熏制肉的表面。 另外,加工肉中的脂肪也可能是引發腸癌的因素之一。 2019年4月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每天每多吃25克加工肉類,相當于一片培根或火腿,結直腸癌風險增加19%。 而且,經常吃腌制食物可刺激胃黏膜,導致萎縮性胃炎的發生,其與胃癌的發生有關。 此外,腌肉等加工肉制品中鹽(鈉)含量較高,屬于高鹽(鈉)食品。如果經常食用,容易引起高血壓,還會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荷。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