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黑麥有哪些好處 延緩衰老、促進發育、降壓降脂 吃黑麥有哪些禁忌 禁忌人群:腎功能不全、夜尿頻多者 黑麥又稱裸麥,為禾本科黑麥屬一年生草本,稈直立,葉鞘無毛,葉舌近膜質,葉片扁平,穗狀花序頂生,緊密。 黑麥具有耐寒、抗旱、抗貧瘠的特性,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黑龍江、內蒙古和青海、西藏以及德國、波蘭、法國等地。 1形態特征 一年或越年生。稈叢生,高約100厘米,具5-6節,于花序下部密生細毛。 葉鞘常無毛或被白粉;葉舌長約1.5毫米,頂具細裂齒;葉片長10-20厘米,寬5-10毫米,下面平滑,上面邊緣粗糙。 穗狀花序長5-10厘米,寬約1厘米;穗軸節間長2-4毫米,具柔毛;小穗長約15毫米(除芒外),含2小花,此2小花近對生均可育,另1極退化的小花位于延伸的小穗軸上,兩穎幾相等,長約1厘米,寬約1.5毫米,具膜質邊,背部沿中脈成脊,常具細刺毛;外稃長12-15毫米,頂具3-5厘米長的芒,具5條脈紋,沿背部兩側脈上具細刺毛,并具內褶膜質邊緣;內稃與外稃近等長。 穎果長圓形,淡褐色,長約8毫米,頂端具毛。 2生長習性 溫度:黑麥耐寒能力很強,種子在0.5-2℃,幼苗能忍受(-35)-(-37)℃的嚴寒,拔節至抽穗適宜的溫度為15-16℃,灌漿期為16-20℃,當溫度高于25℃時則影響灌漿。 水分:較耐旱,蒸騰系數為420。種子吸水水分為種子重量的56%即可發芽。拔節與抽水需要較多的水分,干旱妨礙子房和花藥發育,降低結實率。 光照:光照階段需要長日照和較高的溫度。在每天12小時的光照下,不抽穗,在14小時的光照較16小時的光照下,延遲抽穗30-35天。 土壤:對土壤要求不嚴,可耐瘠薄瘦地。適宜的土壤酸堿度為pH4-8。 3分布范圍 北歐、北非是黑麥的主要產區,如德國、波蘭、俄羅斯、土耳其、埃及等國都有相當大的種植面積,在中國黑麥零星分布在云南、貴州、內蒙、甘肅、新疆等高寒或干旱地區。 4繁殖栽培 整地:黑麥可以連作,根系發達,可防止土壤流失,并有效地吸收水肥。分蘗強,可抑制雜草,為其他作物的好前作。要求深耕,有利根系發育,在前作收獲后立即耕翻,平整土地。 播種:播種時間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種方式為條播,行距為20厘米。播量為4-5千克,覆土深度為3-4厘米。 苗期管理:查苗補種,疏苗補缺,破除板結。耙壓保墑防寒。返青管理一般已澆凍水的麥田,不宜澆返青水,待墑情適宜時,進行鋤劃,缺肥黃苗可趁春季解凍之機開溝中期管理拔節期每畝追加5-10公斤的氮肥。孕穗期水分需求不僅大,而且要求及時。 后期管理:澆好灌漿水,能夠提高子粒的飽滿度。在黃熟末到完熟初進行收割。作青貯飼料在拔節期收割,品質較好。 5主要價值 黑麥易生易長、葉片寬大、產草量高。黑麥草秋季播種,冬春季割草利用,它的苗期生長非常旺盛,播種4-6周后就可刈割或放牧利用,以后每隔20-30天收割一次。在南方整個冬閑期(4-5個月),可割草4-5次,畝產鮮草7000-12000千克,顯著地高于其它2倍體品種,適合冬閑田輪作。 草質柔嫩,適口性好,是牛、羊、兔、豬、鵝、魚等喜食牧草,采食率達100%。營養價值高、飼養效果顯著幼嫩的黑麥草蛋白含量可高達20%以上,與紫花苜蓿接近,且粗纖維含量較低,因而消化率和能量含量明顯高于紫花苜蓿。黑麥草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家畜家禽喂食這種草,不但增加了日增重,還節約了精飼料,降低了養殖成本。 黑麥增肥地力,促進后作生長黑麥草具龐大而淺的須根系,腐爛后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促進下茬作物的生長。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