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了,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找個地方坐一坐,或者在沙發、床上隨便一癱。這樣身體看似輕松,內部卻像在坐過山車:飯后一坐不動,血糖幾乎是直線上升,血脂也在悄悄爬坡。 別慌!其實只要一個小動作,就能改善健康問題:吃完飯,去散散步。 溫馨提示: 如果吃特別撐,或者有嚴重消化系統疾病、餐后容易低血壓的人,不建議餐后立刻散步,容易導致胃部不適或頭暈摔倒。 老年人餐后低血壓的發生率很高,用餐后別著急做劇烈運動,餐后20~30分鐘可間斷進行低強度的運動。 01 飯后散散步,有助降血糖 有研究者找到兩位老年女性,讓她們在餐后分別靜坐和散步30分鐘。結果顯示:靜坐的餐后血糖增幅,是散步的2.75倍。 這可不是小概率事件,另一項整合了8項研究的分析結果也給出了近似的答案: 飯后進行運動(如步行20分鐘)對餐后高血糖有顯著的影響。 進食和運動之間的間隔越長,對血糖水平的急性影響就越弱。 餐后運動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血糖波動,從而降低患低度炎癥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當然,很多人會說:附近沒什么遛彎的地兒。科學家也想到了這一點,把幾種運動拉到實驗室里對比了一下: 飯后靜坐 飯后步行30分鐘 上下踏凳(在一個凳子/臺階上,雙腳交替上下) 靠墻深蹲 結果發現:和靜坐相比,不管是散步還是上下踏凳,都能明顯降低血糖峰值。 02 心血管加分:幫血管清“油” 除了血糖,飯后血液里飆的還有甘油三酯。它如果清得慢,就像油污沉積在管道里,時間一長,心血管就容易出問題。散步,對降低甘油三酯有沒有作用? 有研究團隊找了12位70歲左右的老年女性,她們普遍久坐,血脂偏高,正是現實生活中最容易被餐后血脂困擾的人群。研究團隊讓她們分別體驗3種生活方式各一天,抽血,看甘油三酯的變化: 整天坐著:一整天幾乎坐著不動; 一次性散步:早餐后一口氣快走30分鐘; 碎片化散步:把30分鐘拆開,變成20次90秒的快走,分散在一天里。 結果發現:和整天坐著比,不論是一次性快走還是分散成短走,總體都能讓餐后甘油三酯的負荷下降三分之一左右。 換句話說,不管你是一口氣走半小時,還是一會兒就動一動,湊夠30分鐘,都能顯著壓低飯后血里甘油三酯的負荷。 03 促進消化,還能減點肉 很多人不愿意飯后走,也是出于這樣的顧慮:“飯后走路會不會岔氣?”“撐得慌,還是先坐會兒吧”。其實,飯后散步,不但不會傷胃,反而能幫你消化,還能順便減點肉。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散步時腹部肌肉輕輕收縮,就像給腸胃做按摩,能推動食物往下走;另一方面,輕度運動能安撫自主神經,緩解壓力,而壓力正是導致“吃了總覺得堵”的常見元兇。 04 65歲后,散步要注意這4點 散步是一種簡單易行且收益顯著的運動方式,對于所有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式。不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散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合適的路線 如果有關節疼痛或膝蓋不穩定的問題,建議選擇平坦的路線,避免走坡路或不平整的地面。此外,可以選擇柔軟的跑步鞋或者緩震鞋,以減輕對關節的沖擊。 步伐不宜過大 步伐過大容易導致失去平衡性,增加跌倒的風險。因此,在散步時要保持穩定的步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以適應自己的身體狀況。 注意氣候變化 在寒冷的天氣里散步時,需要注意保暖,穿上厚實的衣服和鞋子,以防感冒或關節疼痛。而在夏季高溫天氣里,應選擇清涼舒適的運動服裝,并盡量避開中午時段。 合理規劃散步時間和強度 65歲以上的老年人身體機能已經逐漸下降,因此在散步時需要注意合理規劃時間和強度,以適應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分別進行輕度、中度和重度的散步強度,以達到逐步提升身體機能的效果。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