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鈣含量 《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的數據顯示,豆漿的鈣含量是平均每100克含5毫克鈣,而牛奶的鈣含量是平均每100克含107毫克鈣,比豆漿多20多倍。以市面上出售的盒裝牛奶為例,一盒250毫升牛奶的鈣含量跟10袋左右500毫升豆漿是一樣的,因此補鈣要首選牛奶。 ②蛋白質 在含量方面,二者沒有明顯的差別,每100毫升含3克左右蛋白質。但在質量方面,牛奶中的動物蛋白比豆漿中的植物蛋白更易消化,且牛奶中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更符合人體需要。 ?、壑?/div> 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大于豆漿,且脂肪種類更多。牛奶中含有膽固醇,而豆漿中沒有,且豆漿中85%的脂肪都是不飽和脂肪。對于有高脂血癥或者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豆漿中的卵磷脂、腦磷脂含量較豐富,可以養護心腦血管,相比牛奶會更適宜飲用。 ④碳水化合物 100g豆漿和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別約為1.2g、4.8g,都屬于低碳水化合物,但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多為乳糖,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選擇豆漿。 ⑤維生素和礦物質 牛奶中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2、鋅、硒、鈣的含量較豐富,而豆漿中維生素E、維生素K、鉀、鎂含量較豐富。豆漿中富含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類雌激素,對人體雌激素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同時也是有效的天然抗癌物質。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可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大腸癌的發生。 專家表示,豆漿和牛奶都有各自的營養特征,對于尋求植物基蛋白和避免動物制品的人來說,豆漿更合適;而對于需要高鈣和富含動物蛋白的人群來說,牛奶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二者沒有絕對的營養價值區分,如何選擇取決于個人的營養需求、健康狀況和飲食偏好。 豆漿VS牛奶 哪些人群不適宜喝? 不適宜喝豆漿的人群 ?、偌に匾蕾囆园┌Y患者 乳腺癌、宮頸癌等激素依賴性癌癥的患者盡量不要喝豆漿,因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補充雌激素,可能會促進腫瘤細胞發育,導致病情惡化。 ?、谙到y疾病患者 有胃炎、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不建議喝豆漿,以免豆漿中膳食纖維加重胃腸道疾病。 ?、弁达L、高尿酸血癥患者 這類患者需限制嘌呤的攝入,因此包括豆漿在內的豆制品都要少吃。 ④腎結石患者 黃豆中草酸含量較高,制作成豆漿也并不會減少,另外豆漿容易促使結石發生或復發。 不適宜喝牛奶的人群 ①乳糖不耐受人群 乳糖不耐受者因消化道內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酶,在進食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后易發生腹脹、腹瀉、排氣增多等不適癥狀,要少喝,尤其空腹狀態下盡量不喝牛奶。 ?、谛哪X血管疾病患者 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老年人,通常存在肥胖的問題,牛奶中的高膽固醇和高脂肪含量可能會使病情加重。對于這部分人群來說,一天攝入250毫升牛奶就可以了,如果超過了這個量,那建議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 醫生表示,對于處在成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朋友來說,牛奶是首選。牛奶的鈣含量較高,且容易吸收,符合青少年時期骨骼發育的要求。一般每天喝250毫升的純牛奶,加上100毫升左右的酸奶,就可以很好地促進青少年發育。而對于正常人群來說,為了全面補充營養,兩者可以交替飲用。 豆漿VS牛奶 如何飲用更健康? 牛奶要適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天應攝入300~500毫升液態奶或相當量奶制品,也就是每天1~2盒牛奶是合適的。過多喝牛奶,甚至把牛奶當水喝,會導致蛋白質攝入過多,增加尿鈣流失,還可能導致脂肪和能量攝入過多,引起肥胖。 除了牛奶,羊奶、駝奶、馬奶等也是優質的奶制品選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多元化的選擇。同時,在烘焙、燉煮的過程中適當加入牛奶也是增加奶制品攝入的途徑之一。 豆漿要煮沸 生豆漿中含有植物紅細胞凝血素,大量食用未完全煮沸的豆漿數小時后會引起頭暈、頭疼、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同時,大豆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經過氧化后可降解產生醇、酮、醛等小分子揮發性物質,有豆腥味和苦澀味,會影響口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人每周吃105~175克大豆,平均到每天就是吃15~25克,我們每天喝250毫升豆漿,大豆的攝入就輕松達標了。 如果接受不了豆漿的豆腥味,可以喝豆奶。豆奶喝起來比豆漿要更細膩柔滑,但要注意盡量選無糖的。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