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河蝦有哪些好處 1.蝦營養豐富,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后需要調養的人是好的食物; 2. 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3. 蝦的通乳作用較強,并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 4、河蝦體內很重要的一種物質就是蝦青素,就是表面紅顏色的成分,蝦青素(英文稱astaxanthin,簡稱ASTA)是發現的最強的一種抗氧化劑,顏色越深說明蝦青素含量越高。 河蝦的禁忌人群 1、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不宜食蝦; 2、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復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蝦; 3、蝦為動風發物,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河蝦,長臂蝦科沼蝦屬節肢動物。它廣泛分布于中國江河、湖泊、水庫和池塘中。 其體形細長,整個身體由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構成,頭胸部各節接合;由胸甲或背甲覆蓋背方和兩側,頭胸部粗大,后部逐漸細且狹小,額角位于頭胸部前段中央;上緣平直,末端尖銳,背甲前端有劍狀突起;體表有堅硬的外殼,整體由20個體節組成。 1外形特征 體形細長,長1.5~3cm,整個身體由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構成。頭胸部各節接合,由胸甲或背甲覆蓋背方和兩側,頭胸部粗大,后部逐漸細且狹小,額角位于頭胸部前段中央,上緣平直,末端尖銳,背甲前端有劍狀突起,上緣有11~15個齒,下緣有2~4個齒,體表有堅硬的外殼,整體由20個體節組成,頭部5節,胸部8節,腹部7節,有步足5對,其2對呈鉗形,后3對呈爪狀,第6腹節的附肢演化為強大的尾扇,起著維持蝦體平衡,升降及后退的作用。 2生活習性 棲息于江河、湖泊、溪溝的水生藻、草叢中 3分布范圍 全國各地都有分布。 4繁養方式 耐溫范圍10~37℃,最適溫度17~32℃,耐低氧能力比對蝦強。一般畝產可達80~150公斤,其養殖注意如下事項: 池塘條件 選擇面積3~5畝,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無污染、沙質底的淡水池塘或蝦塘為宜。 施肥培餌 蝦苗放養前1周,用60~80目篩絹網過濾,進水30厘米,畝施基肥(發酵畜糞)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養基礎餌料。 蝦苗放養 一般5月下旬水溫穩定在18~20℃時可放養蝦苗。蝦苗需經一星期以上時間的淡化處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養。一般畝放0.7~1.0厘米蝦苗3~4萬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暫養。蝦塘可混養10~20厘米花白鰱魚種80~150尾。 料投喂。蝦苗下塘1月內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餌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為食。1個月后投喂配合餌料,輔以鮮魚、貝肉等,投餌率一般為蝦體重的3%~5%。7~9月可適當增加投餌量,以不剩殘餌為原則,投餌次數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調水防病 蝦苗放養10天后,開始逐漸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溫季節每2~3天換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畝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漿全池潑灑,既改善水質和底質,又殺菌促進脫殼生長。同時,15~20天時,應拌制1‰~3‰大蒜藥餌,連投3~5天。 收捕 一般養殖80~100天,蝦體長達7~10厘米即可根據市場行情起捕出售。可用網捕或放水收捕,離水36小時干法活運,成活率可達90%。 5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1.蝦營養豐富,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后需要調養的人是好的食物; 2. 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3. 蝦的通乳作用較強,并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 4、河蝦體內很重要的一種物質就是蝦青素,就是表面紅顏色的成分,蝦青素(英文稱astaxanthin,簡稱ASTA)是發現的最強的一種抗氧化劑,顏色越深說明蝦青素含量越高。 廣泛用在化妝品、食品添加、以及藥品。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經考察發現,蝦體內的蝦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時差反應而產生的“時差癥”。[3] 食用價值 長臂蝦科動物青蝦等多種淡水蝦的全體或肉。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淡水湖泊、河流中。獲得后,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其大者,可蒸曬去皮用,亦稱蝦米。 青蝦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1、B2,煙酸、鈣、磷、鐵等成分。 醫用價值 犬靜脈注射青蝦肉提取物,可使淋巴中蛋白濃度升高、凝固性下降,腦導管淋巴流量顯著增高,血漿中有磷酸腺苷類(ATP)出現,而組織胺無明顯增加。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