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黃草,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溪黃草Rabdosiaserra(Maxim.)Hara和線紋香茶菜Rabdosialophanthoides(Buch.Ham.exD.Don)Hara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濕熱黃疸,膽囊炎,泄瀉,痢疾,瘡腫,跌打傷痛。 別名:熊膽草、血風草、溪溝草、山羊面、臺灣延胡索、土黃連、香茶菜、山熊膽、黃汁草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肝、膽、大腸經 入藥部位:全草 溪黃草全草可入藥。常見功效如下: 1、清熱利濕:溪黃草味苦,性寒,有清熱、利濕的功效,可治療腸炎、痢疾、癃閉等; 2、退黃祛濕:可用于治療肝膽濕熱黃疸,對于肝炎、膽囊炎等也有一定治療效果; 3、涼血散瘀:可治療跌打損傷導致的局部關節、肌肉腫痛。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溪黃草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包括保肝、抗腫瘤、抗病毒、抗氧化、抑菌、抗炎、免疫調節等。 溪黃草禁忌一覽 (1)脾胃虛寒的人群慎用:溪黃草味苦性寒,易傷脾胃,脾胃虛寒的患者,服用后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故需慎用。 (2)過敏體質人群慎用:過敏體質的人群服用溪黃草,可能會出現皮膚紅腫、瘙癢等癥狀,故需慎用。 溪黃草藥方一覽 處方1、茱連丸 處方溪黃草(去須)吳茱萸各30克 陳皮15克(去白) 制法上藥為末,水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夏月暴瀉注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 摘錄《活幼口議》卷二十 處方2、神效雞青丸 處方木香6克 溪黃草0.3克(去須)肉豆蔻1個(大者,生) 制法上三味,先碾為粗末,取雞子青搜藥作餅,于慢火上炙令黃色變紅,稍干擘破,碾細過羅,白面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溫飯飲下。 摘錄《活幼口議》卷十八 溪黃草價格一覽 溪黃草價格11.43元/斤(2023年7月20日)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