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秈稻有哪些好處 預防腳氣病、消除口腔炎癥的重要食療資源;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 秈米的營養價值 1.具有補氣養心、養肝滋體之功效。 2.含糖量很低,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吃秈稻有哪些禁忌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秈稻,栽培稻的一個亞種,高100厘米左右,葉色淡綠,劍葉長37.4厘米,寬1.7厘米,株型松散適中。穗長20厘米,每穗粒數120左右,結實率80%以上,成穗率80%以上,平均千粒重25.6克,谷粒狹長,穎尖無色,問有短芒。米粒潔白光亮,精米率70%左右,糙米率80%,堊白粒率低于30%,直鏈淀粉含量15.42%,蛋白質含量8.2%,賴氨酸含量0 30%。腔稠彥軟,食昧,品靨捍。 1形態特征 秈稻一般株高多在1m以上,莖稈較軟,葉片寬,色澤淡綠,劍葉開度小。葉片茸毛多,有短小茸毛散生于穎殼。大多為無芒或短芒,谷粒細長而稍扁平,一般長度為寬度的二倍以上。谷粒易脫落。較耐濕、耐熱和耐強光,但不耐寒。米粒直鏈淀粉含量較高,膠稠度硬,故蒸煮的米飯不粘。秈稻和粳稻通過雜交也可以獲得雜種,但雜種一代的結實率較低。秈稻的許多性狀比粳稻更近似于普通野生稻,因而認為秈稻是基本型,而粳稻是變異型。 秈稻,栽培稻的一個亞種。最先由野生稻馴化形成的栽培稻。與粳稻比較:分蘗力較強;葉片較寬,葉色淡綠,葉面茸毛較多;谷粒細長。稃毛短少,成熟時易落粒,出米率稍低;蒸煮的米飯黏性較弱,脹性大;比較耐熱和耐強光,耐寒性弱。主要分布在中國和南亞、東南亞各國,以及熱帶非洲。中國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嶺以南地區和云貴高原的低海拔地區。 2種植區 適宜于低緯度、低海拔濕熱地區種植的栽培稻亞種。 我國栽培水稻的一個亞種。主要分布于華南熱帶和淮河以南的亞熱帶低地。與粳稻相比,分蘗性較強,葉子黃綠色,莖稈較高較軟,稻穗上的子粒較稀,米粒長而細。早熟而黏性較弱,脹性大,比較耐熱和耐強光。秈稻碾出的米叫秈米。《本草綱目·谷部一》載:“秈,似粳而粒小,如自閩入,得種于占城國” 3秈稻區別 秈稻和粳稻是我國自古以來栽培稻的兩大類型。秈、粳稻在特征特性上存在明顯的差別。 秈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較弱,脹性較大,谷粒狹長,穎毛短稀,葉綠、色較淡,葉面多茸毛,耐肥性較弱,葉片彎長,株型較松散,并有耐濕、耐熱、耐強光、易落粒和對稻瘟病抵抗性較強等特征特性。 粳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較強,脹性較小,谷粒短圓,穎毛長密,葉綠、色較濃,葉面較光滑,耐肥性較強,葉片短直,株型緊湊,并有耐寒、耐弱光、不易落粒和對稻瘟病抵抗性較弱等特征特性。 由于水稻育種的進展,秈稻中也已培育出株型好、葉色深綠、耐肥性強、不易落粒的新品種,因此上述秈、粳稻的某些特征特性有所改變。但可以認為,在秈、粳稻的許多差別中,以谷粒開頭和穎毛兩項特征最為明顯,故可把秈、粳稻的主要區別概括為:秈稻谷粒細長,橫斷面扁平,穎毛短而散生;粳稻谷粒寬而厚,橫斷面圓形,穎毛長而密生。 秈、粳稻的地理分布不同。秈稻比較適宜生長在高溫、強光和多濕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華南熱帶和淮河以南的亞熱帶低地。粳稻比較適宜生長在氣候暖和的溫帶熱帶高地,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南部熱帶、亞熱帶的高地、華東太湖流域以及華北、西北、東北等溫度較低的地區。 秈、粳稻的垂直分布也不同,同一熱帶地區,大體上在平地分布秈稻,在高地分布粳稻 秈米的功效與作用 預防腳氣病、消除口腔炎癥的重要食療資源;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 秈米的營養價值 1.具有補氣養心、養肝滋體之功效。 2.含糖量很低,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秈米的適合體質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