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學名:Hedyotis diffusa),別名蛇舌草、羊須草、蛇總管,屬茜草科耳草屬,一年生披散草本。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主治:肺熱喘咳;咽喉腫痛;腸癰;癤腫瘡瘍;毒蛇咬傷;熱淋澀痛;水腫;痢疾;腸炎;濕熱黃疸;擅長治療多種癌腫。在中國產于福建、廣東、香港、廣西、海南、安徽、云南等省區[2];國外分布于熱帶亞洲,西至尼泊爾,日本亦產。高15-50cm,根細長,分枝,白花。莖略帶方形或扁圓柱形,光滑無毛,從基部發出多分枝。花期春季。種子棕黃色,細小,且3個棱角。 全草含車葉草甙,車葉草甙酸,去乙酸,基車葉草甙酸,都桷子甙酸,雞屎藤次甙,雞屎藤次甙甲酯, 6-O-對-羥基桂皮酰雞屎藤次甙甲酯,6-O-對-甲氧基桂皮酰雞屎藤次甙甲酯,6-O-阿魏酰雞屎藤次甙甲酯,2-甲基-3-羥基蒽醌,2-甲基-3-甲氧基蒽醌,2-甲基-3-羥基-4-甲氧基蒽醌等,以及熊果酸,β-谷甾醇,三十一烷,豆甾醇,齊墩果酸,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對-香豆酸等。 1、增強免疫功能 體外試驗表明本品抗菌效價很低,但內服后抗感染作用明顯,系通過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以提高血清殺菌力,給藥組白細胞吞噬剛果紅的能力較對照組提高4倍。鏡檢可見網狀內皮系統顯著增生,網狀細胞增生肥大,胞漿豐富,吞噬活躍,淋巴結、脾、肝等組織中嗜銀物質呈致密化改變,顯示機體防御功能加強。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使小鼠脾臟中溶血空斑數顯著增加。 2、 抑瘤作用 白花蛇舌草在體內對白血病細胞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細胞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素對小白鼠腹水肝癌細胞有抑制、殺滅作用,1毫克白花蛇舌草素于24小時內可使0.2毫升腹水肝癌細胞全部死亡。白花蛇舌草在體內對大鼠瓦克癌256、小鼠宮頸癌14、肉瘤180、肝癌實體型、艾氏腹水癌腹水型轉皮下型均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能使小鼠肉瘤180細胞分裂相尤其是有絲分裂相顯著抑制、瘤組織壞死。所含三萜酸類對淋巴肉瘤1號腹水型、宮頸癌14、肝癌實體型、肉瘤180,香豆精類對子宮頸癌14、肉瘤180、肝癌實體型、多糖類對淋巴肉瘤1號腹水型、艾氏腹水癌皮下型,均有顯著抑制作用,認為白花蛇舌草是一種廣譜抗癌藥,所含抗瘤成分不是一種。故用白花蛇舌草素治療的肉瘤180小鼠,除腫瘤細胞受抑制外,腫瘤周圍組織有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浸潤、淋巴結、脾網狀內皮細胞增生及肝中淋巴灶形成,枯氏細胞增生肥大明顯。 3、抑制生精作用 本品具有抑制小白鼠精原細胞發展到初級精母細胞的作用,而致曲細精管成為空腔。臨床研究也表明:口服本品3周后,受試者精子數均有明顯減少。 4、抗蛇毒作用 本品水提液可降低小白鼠的銀環蛇毒中毒小鼠的死亡率。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