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學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鯉科雅羅魚亞科青魚屬動物,2007年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它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 青魚體長可達150cm左右,體型近似圓筒形,腹部圓潤,尾部偏扁,無腹棱,頭部略帶平扁,吻端鈍著,口端位,呈弧形;魚體背面背和魚體側面的上半部分為青黑色,腹部為灰白色,鱗大,圓形。青魚通常棲息在水的中下層,生性不活潑,其主要的食物來源為螺螄、蚌、蜆、蛤等,偶爾也捕食蝦和昆蟲幼蟲。 藥用價值 青魚肉性味甘、平無毒,具有益氣補虛、健脾養胃、養肝明目、化濕和中、截瘧等功效,可用于治療脾胃虛弱、腳氣濕痹、煩悶、瘧疾、血淋等病癥;其膽性味苦、寒,有毒,具有瀉熱、消炎、明目退翳的功效,外用主治目赤腫痛、結膜炎、翳障喉痹、突發性耳聾、惡瘡、白禿等病癥,內服主治扁桃體炎。 營養價值 青魚含有糖類、多種維生素、鋅、鈣、磷、鐵、鎂等礦物質。青魚含豐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青魚體內還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與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食療價值 青魚肉中富含的核酸是人體細胞所必需的物質,可延緩衰老,輔助疾病的治療。青魚含豐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能幫助維護細胞的正常復制,強化免疫功能,有延緩衰老、抑制腫瘤的作用。 1、含鋅豐富,具有增強嗅覺、維持智力、振作精神的功效; 2、硒、碘含量豐富,具抗衰老、抗癌的功效; 3、含有EPA和DHA,具有擴張血管,防止血液凝結,促進腦細胞生長發育的功效; 4、含有松軟的蛋白質,可治療低蛋白血癥、水腫、肝炎等疾病; 5、脂肪含量低,可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肥胖、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