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拉丁學名:Garcinia mangostana L.)是藤黃科藤黃屬植物,原產于馬魯古,亞洲和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喜歡有機物豐富、pH值在5~6.5的砂壤。 其為小喬木,高12~20米,分枝多而密集,交互對生,小枝具明顯的縱稜條,葉片厚革質,具光澤,橢圓形或橢圓狀矩圓形;長14~25厘米,寬5~10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中脈兩面隆起,側脈密集,多達40~50對,在邊緣內聯結;葉柄粗壯,長約2厘米,干時具密的橫皺紋。 中醫認為有清熱降火、美容肌膚的功效。對平時愛吃辛辣食物,肝火旺盛、皮膚不太好的人,常吃山竹可以清熱解毒,改善皮膚。體質本身虛寒者則不宜多吃。 在東南亞,山竹果皮一直作為泰國傳統醫藥,用于腹痛、腹瀉、痢疾、感染性創傷、化膿、慢性潰瘍、淋病等疾病的治療。這些傳統的治療方法都促使研究人員去闡明山竹固有的藥用特性和尋找對健康有益的成分。 吃山竹禁忌 1、肥胖者及腎病、心臟病患者少吃;糖尿病患者忌食。體質虛寒者只能少吃,不宜多吃。 2、每天最多吃3個山竹,過多會引起便秘。若不慎吃過量,可用紅糖煮姜茶調和一下。 3、山竹忌和西瓜、豆漿、啤酒、白菜、芥菜、苦瓜、冬瓜、荷葉等寒涼食物同吃。 4、吃山竹時,最好不要將紫色汁液染在肉瓣上,這會影響到口感。 5、女子月經期間或有寒性痛經者勿食。 6、山竹營養豐富,抗氧化作用強,而且有保健功效。不過食用要適量,因為雖然正在研究中的氧雜蒽酮被指出可能有抗病效果,但過量攝入此物質會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氧雜蒽酮的一種-α-倒捻子素有顯著的抗氧化性,已廣泛用于藥品中,但過量服用會對線粒體功能有毒害作用,損害呼吸作用,造成乳酸酸中毒。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