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學名:Allium fistulosumL.),為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單生,圓柱狀,稀為基部膨大的卵狀圓柱形;鱗莖外皮白色,稀淡紅褐色,膜質至薄革質,不破裂。葉圓筒狀,中空;花葶圓柱狀,中空,中部以下膨大,向頂端漸狹;總苞膜質,傘形花序球狀,多花,較疏散;花被片長6-8.5毫米,近卵形;花絲為花被片長度的1.5-2倍,錐形;子房倒卵狀,腹縫線基部具不明顯的蜜穴;花柱細長,伸出花被外。花果期4-7月。 蔥起源于半寒地帶,喜冷涼不耐炎熱。原產自中國,中國各地廣泛栽培,國外也有栽培。 作蔬菜食用,鱗莖和種子亦入藥。 蔥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對人體有很大益處。 1、解熱,祛痰。 蔥的揮發油等有效成分,具有刺激身體汗腺,達到發汗散熱之作用。 2、促進消化吸收。 蔥還有刺激機體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能夠健脾開胃,增進食欲。 3、抗菌,抗病毒。 蔥中所含大蒜素,具有明顯的抵御細菌、病毒的作用,尤其對痢疾桿菌和皮膚真菌抑制作用更強。 4、防癌抗癌。 香蔥所含果膠,可明顯地減少結腸癌的發生,有抗癌作用,蔥內的蒜辣素也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5、蔥還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 如果與蘑菇同食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蔥莖白 【氣味】味辛,性平,無毒。 【主治】煮湯,可治傷風寒的寒熱,消除中風后面部和眼睛浮腫。藥性入手太陰肺經,能發汗;又入足陽陰胃經,可治傷寒骨肉疼痛,咽喉麻痹腫痛不通,并可安胎。使用于眼睛,可眼清目明、輕身,使肌膚潤澤,精力充沛,抗衰老,祛除肝臟中的邪氣,通利中焦,調五臟,解各種藥物的藥毒,通大小腸,治療腹瀉引起的抽筋以及奔豚氣、腳氣,心腹絞痛,眼睛發花,心煩悶。另可通關節,止鼻孔流血,利大小便。治腹瀉不止和便中帶血。能達解表和里,除去風濕,治全身疼痛麻木,治膽道蛔蟲,能止住大人虛脫,腹痛難忍,及小孩腸絞痛,婦女妊娠期便血,還可以促使乳汁分泌,消散乳腺炎癥和耳鳴癥狀。局部外敷可治狂犬咬傷,制止蚯蚓毒(此癥須眉皆落,形似麻風,或夜間身上有蚯蚓聲)。解一切魚和肉的毒。 葉 【主治】煨爛研碎,敷在外傷化膿的部位,加鹽研成細末,敷在被毒蛇、毒蟲咬傷部位或箭傷的部位,有除毒作用。還可以治療下肢水腫,利于滋養五臟,益精明目,發散黃疸病。 汁 【氣味】味辛,性溫、滑,無毒。 【主治】喝蔥汁可治便血,可解藜蘆和桂皮之毒。又可以散瘀血,止流血、疼痛及頭痛耳聾。 須 【主治】主通氣,治飲食過飽和房事過度,治血滲入大腸、大便帶血、痢疾和痔瘡。將蔥須研成末,每次用溫酒送服二錢。 花 【主治】心脾如刀割般的疼痛,同吳茱萸一起煎水服下,有效。 實 【氣味】味辛,性大溫,無毒。 【主治】使睛眼明亮,補中氣不足,能溫中益精,養肺、養發。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腦力勞動者更適宜。 食用禁忌 胃腸道疾病患者。患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潰瘍病的人不宜多食。 表虛、多汗者也應忌食大蔥。 眼疾患者。過多食用蔥還會損傷視力,因此眼睛不好的人也不宜過多食用大蔥。 營養成分 每100克小蔥中含水分90克,蛋白質2.5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5.4克,鈣54毫克,磷61毫克,鐵2.2毫克,胡蘿卜素0.46毫克,維生素C15毫克。此外,還含有原果膠、水溶性果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和大蒜素等多種成分。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