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學名: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薔薇科山楂屬植物,是中國特有的藥果兼用樹種。 其生于山坡林邊或灌木叢中,喜涼爽、濕潤的環境,即耐寒又耐高溫,葉片三角狀卵形至棱狀卵形,基部截形或寬楔形,兩側有羽狀深裂片,產自中國部分省份 1.助消化 山楂含多種有機酸。口服后增強胃液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進蛋白質的消化;山楂味酸,刺激胃黏膜促進胃液分泌;山楂中含脂肪酶,能促進脂肪的消化;山楂含有維生素C等成分,口服可增進食欲;山楂對胃腸運動功能具有調節作用,對痙攣狀態的胃腸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對松弛狀態的平滑肌有興奮作用。[7] 2.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 山楂黃酮可顯著降低實驗性高血脂動物的血清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I。DI。一C)和載脂蛋白B(ApoB)的濃度,顯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一膽固醇(HDL_C)和載脂蛋白A,(ApoA)濃度,但對甘油三酯(TG)影響不大。山楂降血脂作用是通過抑制肝臟膽固醇的合成,促進肝臟對血漿膽固醇的攝人而發揮降血脂作用。山楂黃酮還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AS)發生的危險性,起到預防AS發生發展的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抗心肌缺血 山楂對急性實驗性心肌缺血具有保護作用。山楂黃酮、水解產物增加缺血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其中以山楂水解產物作用最強。山楂在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同時,還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氧利用率。山楂黃酮具有改善動物的缺血心電圖作用。山楂黃酮能縮小兔實驗性心肌梗死范圍。 強心 山楂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的作用。山楂提取物對在體、離體蟾蜍心臟能增強心肌收縮力,作用維持時間長。明確的有效成分為3’,4’,5,7—四羥基黃酮—7—葡萄糖苷和蘆丁。 降壓 山楂黃酮、三萜酸靜脈、腹腔及十二指腸給藥,均顯示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其作用機制主要與擴張外周血管作用有關。 抗氧化 山楂及山楂黃酮具抗氧化作用,能顯著降低血清和肝臟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強紅細胞和肝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時增強血漿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 4.抑菌 山楂對志賀菌屬、變形桿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歸經 入脾、胃、肝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經。 ②《本草經疏》:入足陽明、太陰經。 ③《藥品化義》:入脾、肝二經。 ④《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足厥陰肝經。 功能主治 消食積,散瘀血,驅絳蟲。治肉積,癥瘕,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后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于肉食積滯、胃烷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血脂癥。 ①陶弘景:煮汁洗漆瘡。 ②《唐本草》:汁服主利,洗頭及身上瘡癢。 ③《本草圖經》:治痢疾及腰疼。 ④《履巉巖本草》:能消食。 ⑤《日用本草》: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 ⑥《滇南本草》:消肉積滯,下氣;治吞酸,積塊。 ⑦《本草蒙筌》:行結氣,療頹疝。 ⑧寧原《食鑒本草》:化血塊,氣塊,活血。 ⑨《綱目》:化飲食,消肉積,癥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痛脹。 ⑩《本草再新》:治脾虛濕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 ?《本草撮要》:凍瘡涂之。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