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Thunb.) Matsum. et Nakai),葫蘆科西瓜屬植物,有稱“盛夏之王”的美譽。 西瓜是一年生蔓生藤本,莖、枝粗壯,卷須較粗壯,具短柔毛,葉柄粗,密被柔毛,葉片紙質,輪廓三角狀卵形,帶白綠色,果實大型,近于球形或橢圓形,肉質,多汁,果皮光滑。西瓜喜溫暖、干燥的氣候,不耐寒,其原種可能來自非洲,久已廣泛栽培于世界熱帶到溫帶,金、元時始傳入中國。 西瓜營養價值 西瓜堪稱“盛夏之王”,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 蘋果酸、 果糖、 蛋白氨基酸、 番茄素及豐富的維生素C等物質,是一種富有很高的營養、純凈、食用安全食品。瓤肉含糖量一般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隨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西瓜中所含的糖、蛋白質和微量的鹽,能降低血脂軟化血管,對醫治心血管病,如高血壓等亦有療效。西瓜皮及種子殼所制成的 西瓜霜,能夠治療口瘡、口疳,牙疳,急性咽喉炎待喉癥。西瓜果皮、果肉、種子都可食用、藥用。 西瓜果肉:蛋白質、葡萄糖、蔗糖、果糖、蘋果酸、 瓜氨酸、 谷氨酸、 精氨酸、磷酸、內氨酸、 丙酸、 乙二醇、 甜菜堿、 腺嘌呤、蔗糖、蘿卜素、胡蘿卜素、番茄烴、六氫番茄烴、維他命A、B、C、揮發性成分中含多種醛類。西瓜果肉所含瓜氨酸、精氨酸成分,能增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而導致利尿作用。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來治一切熱癥、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炎、酒醉。 藥用價值 瓜肉中的瓜氨酸及精氨酸部分,據稱能增進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導致利尿。 性味:甘,寒。 ①《日用本草》:味甘,寒,無毒。 ②《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③《綱目》:甘淡,寒,無毒。 ④《本草再新》:味甘,性涼。 歸經 入心、胃、膀胱經。 ①《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足陽明胃經。 ②《本草求真》:入心包、胃。 ③《要藥分劑》:入脾經。 ④《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小便.治暑熱煩渴,熱盛津傷,小便不利;喉痹,口瘡。 ①《日用本草》:消暑熱,解煩渴,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 ②《飲膳正要》:主消渴,治心煩,解酒毒。 ③《丹溪心法》:治口瘡甚者,用西瓜漿水徐徐飲之。 ④《滇南本草》:治一切熱癥,痰涌氣滯。 ⑤汪穎《食物本草》:療喉痹。 吃西瓜有哪些禁忌 1、西瓜不宜多吃 西瓜性寒涼,食用過多會傷脾胃。如果一次食用過多的西瓜,西瓜里的大量的水分會沖淡胃液,造成消化不良,降低胃腸道的抵抗力。還可能積寒助濕,導致疾病。 2、感冒初期不宜食用西瓜 如果在感冒的初期食用西瓜,可能導致感冒加重或使治愈的時間變長。如果感冒加重時,出現高熱、口渴、咽痛等熱癥,正常服用藥物的同時,適當的食用一些西瓜,有助于感冒的痊愈。 3、切開太久的西瓜不宜食用 夏季氣溫高,西瓜切開太久容易變質、繁殖病菌,食用后會導致腸道傳染病。所以,食用西瓜應注意選擇成熟的西瓜。 4、腎功能不全者不可食用 大量的食用西瓜,體內的水分增多,會超過人體的生理容量。腎功能不全者,對于水的調節能力大大的降低,體內的水分過多,不能調節并排出體外,血容量急劇的增多,易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 5、口腔潰瘍不宜吃 口腔潰瘍主要是因為陰虛內熱,虛火上擾,灼傷血肉脈絡。口腔潰瘍者若食用過多的西瓜,體內的正常水分會因為西瓜的利尿作用排出一些,這樣便會加重陰液偏虛的狀態,從而加重口腔潰瘍。 6、糖尿病者不宜多食用 西瓜中含有的糖分大約為5%,糖尿病患者如果食用過量的西瓜,會導致血糖的升高、尿糖增多,嚴重者會出現酮癥酸中毒昏迷反應。食用少量對糖尿病患者影響不大。 7、不宜飯前飯后食用 西瓜中的大量水分會沖淡胃里的消化液,飯前飯后食用都會影響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飯前食用西瓜,占據了胃容積,使就餐時攝入的多種營養大打折扣。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