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守護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屏障,但對于早產兒、過敏、免疫功能異常等特殊健康狀態的兒童,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能接種疫苗嗎?會不會有風險?” 別擔心!《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及說明(2021年版)》已經給出明確建議。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特殊健康狀態兒童的疫苗接種,助您科學決策,給特殊健康狀態兒童多一重健康保障! 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 按實際月齡接種 醫學評估穩定并且處于持續恢復狀態,沒有需要持續治療的嚴重疾病,早產兒(胎齡<37周)或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2500克)都可以按照出生后實際月齡接種疫苗,無需等待體重或發育指標追上同齡兒童。 乙肝疫苗 母親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 需注射100國際單位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時在不同(肢體)部位接種第1劑乙肝疫苗。 母親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或不詳 在出生后12小時內盡早接種第1劑乙肝疫苗。如出生體重<2000克,應盡早接種第1劑,后續在1月齡、2月齡、7月齡時再完成3劑。 完成接種后1-2個月,建議檢測抗體水平,若抗體陰性或較低,可免費接種3劑乙肝疫苗。 危重癥新生兒 如極低出生體重(<1500克)、嚴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情況,待生命體征穩定后,盡早接種第1劑。 卡介苗 早產兒胎齡>31周:醫學評估穩定后,可以直接接種。 早產兒胎齡≤31周:待醫學評估穩定后,可在出院前接種。 過敏兒童: 大多可接種,警惕特定成分過敏 可以接種:“過敏性體質”不是疫苗接種的禁忌證,常見的生活中過敏情況,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疹、過敏性腹瀉,常見的過敏原(螨蟲、花粉、粉塵、牛奶、雞蛋白等),并不會影響疫苗接種。 禁忌接種:對疫苗的某種成分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或既往因接種疫苗發生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及其他全身性嚴重過敏反應的,禁止再接種同種疫苗。 HIV感染母親所生兒童: 按照感染狀態決定接種 HIV感染母親所生兒童,其疫苗接種需根據HIV感染狀態(確認感染、未感染、感染狀況不詳)進行調整。具體接種建議如下: 卡介苗 出生后暫緩接種卡介苗,確認未感染HIV可補種,已感染HIV則不予接種卡介苗。 含麻疹成分疫苗 出現艾滋病相關癥狀或免疫抑制癥狀:不予接種。 無艾滋病相關癥狀或免疫抑制癥狀:按常規程序接種。 其他疫苗 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A群流腦多糖疫苗、A群C群流腦多糖疫苗、白破疫苗,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種,不受HIV感染狀態影響。 乙腦減毒活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脊灰減毒活疫苗等不予接種(除非確認未感染HIV),可接種對應的滅活疫苗(如乙腦滅活疫苗、甲肝滅活疫苗、脊灰滅活疫苗)。 特別注意: HIV感染母親所生<18月齡嬰兒,接種前無需進行HIV抗體篩查,按感染狀況不詳者對待。待HIV感染狀態明確后,再調整后續疫苗接種方案。 非HIV感染母親所生兒童接種疫苗前無需HIV篩查。 其他免疫功能異常的兒童: 滅活優先、慎用減毒疫苗 除HIV感染者外的其他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全身免疫抑制治療者。 滅活疫苗:可正常接種。 減毒活疫苗:除補體缺陷外,一般不建議接種。 其他疾病的兒童: 多數情況不影響接種 以下常見疾病情形通常不影響疫苗接種: 生理性和母乳性黃疸 單純性熱性驚厥史 癲癇控制處于穩定期 病情穩定的腦疾病、肝臟疾病 常見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苯丙酮尿癥、唐氏綜合征、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細胞病毒和風疹病毒) 對于其他特殊健康狀況兒童,如無明確證據表明接種疫苗存在安全風險,原則上可按照免疫程序進行疫苗接種。 重要提醒: 兒童接種疫苗前后,建議如實向接種人員提供兒童的健康狀況、疾病史及用藥史等信息,如曾經在接種疫苗后出現過嚴重不良反應,一定要在接種前告知接種醫生。由專業人員評估是否適合接種疫苗,對于符合接種條件的特殊健康狀態兒童,接種后需做好健康觀察,確保疫苗接種安全。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