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萸肉,別稱山茱萸、山芋肉、山于肉、棗皮等,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4-1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細圓柱形,無毛或稀被貼生短柔毛冬芽頂生及腋生,卵形至披針形,被黃褐色短柔毛。花黃色,核果長橢圓形,長1.2-1.7厘米,直徑5-7毫米,紅色至紫紅色;核骨質,狹長橢圓形,長約12毫米,有幾條不整齊的肋紋。花期3-4月;果期9-10月。成熟果實為中藥,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 別名:山茱萸、山芋肉、山于肉、棗皮等 性味歸經:酸、澀、微溫。入肝、腎經。 山萸肉功效作用 1、山萸肉有補腎益肝的作用,常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大汗虛脫。 2、山茱萸的強心作用也非常的強,在服用之后不僅能夠增加心肌收縮性,還能提高心輸出量,這樣心臟工作效率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3、山茱萸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機體的抗應激能力,提高機體的抗疲勞能力,可以明顯的增強記憶力。 4、山萸肉所含的一種醇類提取物還具有非常不錯的降血脂作用,不僅能夠清除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膽固醇等有害物質的含量,還能夠起到抗動脈硬化的效果。 山萸肉有哪些禁忌 1、不要過量食用。山茱萸是一種是一種良性中藥,對于祛寒止痛有明顯的效果,但:腸胃虛弱或者肝火旺盛的人要謹慎食用,否則會導致腹瀉。 2、孕婦更是要避免服用山茱萸,否則有流產、早產的風險。 3、山茱萸有輕微的毒性,食用之后可能會產生皮膚瘙癢、胸悶、頭疼、腹痛等輕微癥狀 4、切勿大量食用山茱萸,大量山茱萸對中樞有興奮作用,并可引起視力障礙、錯覺等不良反應。 山萸肉藥方一覽 1、配牡蠣:兩藥配用功可斂陰止汗,固脫澀精。然山茱萸補肝斂汗,固精縮尿,常用于肝腎兩虛引起的腰酸膝軟、遺精滑泄、眩暈耳鳴,而牡蠣則重鎮安神、平肝潛陽,煅用固澀收斂,常用之于神志欠安、心悸、失眠、頭暈目眩、遺精、胃痛泛酸等證。兩藥各有特色,常配伍而治正氣欲脫,癥見虛汗淋漓,喘逆,怔忡,或自汗、盜汗、遺精、帶下等證。 2、配五味子:二藥均能溫澀補腎,固精斂汗,而山茱萸偏于補腎固精止遺,五味子則偏于斂肺生津止咳,相配應用能斂肺補腎、固精止汗,可用于肺腎不足、陰陽俱虛的遺精、盜汗、自汗及氣血耗傷的心悸氣短、面色蒼白、脈細弱等。 3、配白芍:二藥皆為酸斂收澀之品,然一偏于補腎固精,一偏于柔肝養血,合用有滋補肝腎、止血、止汗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崩漏、吐血衄血、失血過多的血虛氣耗、正氣欲脫之癥,及自汗、盜汗、遺精等。 4、配補骨脂: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止汗,用于腰膝酸痛、眩暈耳鳴、自汗盜汗、陽痿遺精、月經過多等;補骨脂功能補火壯陽,兼有收澀作用,為脾腎陽虛、下元不固常用之品,常用于腎陽不足而下元虛冷之陽痿、腰膝冷痛、脾腎陽虛的泄瀉及虛寒喘咳等。二藥都可溫腎助陽且固經,相配則療效更佳,治療肝腎虧損之陽痿、遺精、遺尿、頭暈、耳鳴等。 5、配黃芪:山茱萸與黃芪均可固脫,但適應范圍有異,黃芪固脫是從氣分著手,山茱萸固脫乃從陰分人手,一陽一陰,相互為用,固脫力增強,其效更著。 山萸肉價格一覽 41.01元/斤 (2024-3-6)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