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根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莖肉質,直立,粗壯。葉互生;葉柄長約1-3cm,兩側有數個腺體;葉片披針形,長4-12cm,寬1-3cm,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邊緣有銳鋸齒,側脈5-9對。 別名:鳳仙根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有毒。歸心經 入藥部位:鳳仙花根 鳳仙花根功效作用 活血止痛;利濕消腫。主跌撲腫痛;風濕骨痛;白帶;水腫 1、鳳仙花根,通經活血之藥也。李氏方,治杖撲腫痛,血脈瘀凝。此寒滑走散之品,其性快便捷烈,又不宜多服久服,恐損脾胃,泄元氣也。 2、治雞、魚骨哽,誤吞銅鐵,杖撲腫痛。散血通經,軟堅透骨。 3、治一切崩帶,風濕癱瘓,筋骨疼痛。 4、去紅腫之毒。浸酒甚佳。 鳳仙花根藥方一覽 1、治跌撲傷,紅腫紫瘀,潰爛:鳳仙根、莖搗敷。 2、鳳仙花根適量,曬干研末,每次三至五錢。水酒沖服,每日一劑。 3、金鳳花根,嚼爛噙下,骨自下,便用溫水灌漱,免損齒,雞骨尤效。 4、鳳仙鮮根每次四至五個,燉豬肉吃,三、四次效。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