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挫閃傷藥酒配方 扭挫閃傷藥酒制作方法如下: 外用扭傷藥酒 扭挫閃傷藥酒配方:肉桂2.4克,川烏36克,紅花2.4克,草烏36克,蘇梗、麻黃、白附子、伸筋草、舒筋草、海風藤、威靈仙、蔓荊子、土牛膝各60克,防風、木香、乳香、沒藥、臺烏、荊芥各36克.當歸、川芍各48克,五加皮96克,白酒7000毫升。 扭挫閃傷藥酒制法:將前23味搗為粗末,置容器中,用白酒分2次浸泡,第1次以淹過藥面少許為度,7天后過濾;所剩白酒全部加入藥渣內浸泡3天以上過濾,合并兩次濾液混勻即成。在浸泡過程中。應密封,并隨時振動,以加速藥性釋出。 扭挫閃傷藥酒功用:活血散瘀、行氣止痛。 扭挫閃傷藥酒主治:扭挫閃傷及跌打損傷。 扭挫閃傷藥酒用法:外用。每取藥酒適量外擦患處,日擦3次。 扭挫閃傷藥酒附記:引自《中藥制劑匯編》。忌內服。 1、肉桂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用于腎陽不足,陽痿宮冷,眩暈目赤,心腹冷痛,寒痹腰痛,寒疝奔豚,寒凝血瘀,經閉痛經,陰疽流注等。 2、川烏味辛苦,性熱,歸心、肝、腎、脾經,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散寒等功效。 3、紅花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滯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癥瘕積聚,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脅痛,跌打損傷,瘀滯腫痛,瘀滯斑疹色暗。 4、草烏性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屬祛風濕藥。可用于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5、蘇梗味辛,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寬中、止痛、安胎等功效。 6、麻黃是草本植物,莖、根曬干后入藥,是常用中草藥,提取生物堿、偽麻黃堿等成分可制成中成藥或復方制劑。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作用,臨床上常用它治療風寒感冒、哮喘、風水水腫等疾病。 7、白附子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解毒散結的作用,可以用于風痰壅盛所致的口眼歪斜、破傷風、以及偏頭痛等。 8、伸筋草是骨傷科、風濕病科常用的一味中草藥,其性溫,其味苦、辛,功用是散風除寒、除濕消腫、舒筋活血、祛濕解毒。主要治療風寒濕痹、關節酸痛、皮膚麻木、四肢軟弱、水腫、跌打損傷等 9、海風藤具有祛風濕,通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跌打損傷,咳喘胸悶,痰多氣急。 10、威靈仙具有祛風濕,通絡止痛,消骨鯁的功效。主治風濕痹證、骨鯉咽喉、跌打傷痛、頭痛、牙痛、胃脘痛,及痰飲、噎膈、婦女癥瘕積塊。 11、蔓荊子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濕處關節的功效。主治風熱感冒,頭昏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祛風止痛。 12、土牛膝滋補肝腎,壯腰膝,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筋骨酸軟,腰膝疼痛,并有下降作用。 13、防風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等功效。 14、木香具有行氣止痛,調中導滯的功效。主治胸脅脹滿,脘腹脹痛,嘔吐泄瀉,痢疾后重。 15、乳香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主治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氣滯血瘀痛。 16、沒藥散瘀定痛,消腫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后瘀阻,癥瘕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瘍。 17、臺烏藥主要用于治療胸腹脹痛、宿食不消等疾病,氣虛、內熱以及對藥物成分過敏的患者禁用。 18、木通具有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經下乳等功效 19、荊芥具有發表散風,透疹消瘡,炒炭可以止血等功效,可用于外感表證。荊芥味辛,氣比較香,微溫不烈,藥性和緩,可以治療表寒、表熱,還可以用于治療小兒麻疹不退、風疹瘙癢、瘡瘍初起兼有表證的患者。 20、當歸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血虛、血滯、血寒諸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癰疽瘡瘍,腸燥便秘等。 21、川芍具有活血行氣、散風止痛以及調經的功效。 22、五加皮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利水的功效。主治風濕痹證,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乏力,水腫,腳氣。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