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學名:Rhus chinensis Mill.),漆樹科鹽膚木屬植物。 五倍子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2-10米;小枝棕褐色,被銹色柔毛,具圓形小皮孔。 中國除東北、內蒙古和新疆外,其余省區均有,生于海拔170-2700米的向陽山坡、溝谷、溪邊的疏林或灌叢中。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日本和朝鮮等。奇數羽狀復葉有小葉(2-) 3-6對,葉軸具寬的葉狀翅,小葉自下而上逐漸增大,葉軸和葉柄密被銹色柔毛。 本種為五倍子蚜蟲寄主植物,在幼枝和葉上形成蟲癭,即五倍子,可供鞣革、醫藥、塑料和墨水等工業上用。幼枝和葉可作土農藥。果泡水代醋用,生食酸咸止渴。種子可榨油。根、葉、花及果均可供藥用。 入藥部位:本種為五倍子蚜蟲寄主植物,在幼枝和葉上形成蟲癭 別名:鹽麩葉上球子、文蛤、百蟲倉、木附子、漆倍子、紅葉桃、旱倍子、烏鹽泡 性味歸經:味酸、澀,性寒;歸肺、大腸、腎經 五倍子功效作用 1、防治水田皮炎 五倍子一斤研成細末,放入白醋8斤中溶解,在下水田前,涂抹四肢受水浸泡處,使呈一黑色保護層。如已患水田皮炎,涂抹后半至一天內,患處滲出停止,疼痛減輕。 2、治療盜汗 五倍子研成細末,每晚睡前取1~3錢,用冷開水調成糊狀,敷于臍窩,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重癥每晚可敷2次。一般1~3次即可生效。共觀察肺結核、矽肺合并肺結核等病的盜汗患者61例,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療效。 3、治療宮頸糜爛 用五倍子、枯礬各等量研細末,加甘油調成糊劑,用帶線的小紗布塊涂藥貼塞于宮頸糜爛處,12小時后取出。每周復查一次。觀察18例,4例糜爛處完全光滑,14例好轉。 4、治療枕部癤腫 先剃光枕部頭發,清潔消毒后拔除癤子膿栓,用五倍子粉適量與醋調成膏狀敷于癤腫上,厚約2毫米。每日更換1~2次,每次換藥需清潔創面。共治20例,除2例不斷出現新癤外,余18例均經3~9天治愈。 5、治療睫毛倒卷 用五倍子一兩研細末,加入蜂蜜或醋適量,調勻拌成糊狀。用時先洗凈眼瞼皮膚,然后再將適量的糊劑涂于距瞼緣2毫米處,每日1次,一般連涂3~10次可望倒睫矯正。 6、用于拔牙創止血 牙齒拔除后,如繼續出血不止,可用五倍子粉末適量撒于創內(避免唾液浸入),3~5分鐘內拔牙創表面即為一層黃白色薄膜所覆蓋,血塊凝固于薄膜之下,無需咬棉紗條壓迫。上頜牙拔除,粉末撒入不易,有時須稍加壓迫以促進血塊凝固。試用此法于拔牙后止血54人(63只牙),止血效果均滿意。 五倍子禁忌 五倍子不能服用實熱之咳嗽和食滯未清之瀉痢疾都不能服用。 五倍子相關藥方 1、使用五倍子、白芷,將其研成粉末,然后用醋和水各調成本分,制成面團狀,睡前敷在肚臍上,連續使用3~5日,因五倍子里面含有鞣酸、可以起到沉淀蛋白作用,配合白芷能夠排膿生肌、活血止痛,對早泄的輔助會有幫助。 2、五倍子 樸消 桑寄生 蓮房 荊芥各30克。五倍子湯 3、五倍子、樸硝、桑寄生、蓮房、荊芥各一兩(各30克)。明·《瘍科選粹》:五倍子湯 五倍子價格一覽 五倍子2023年7月11日參考均價17.39元/斤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