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中藥名。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塊根。分布于遼寧、內蒙古、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后虛弱,氣陰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 入藥部位:孩兒參的根 性味歸經:太子參味甘、苦、性平,歸脾、肺經 太子參的功效作用 1、健脾養胃,太子參可以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水腫、消渴、頸椎疲勞,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食少體倦、口渴舌干、肺虛燥咳、咽干痰黏、氣陰不足、心悸失眠等; 2、提高免疫力,太子參中含有太子參多糖、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能明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參可以增強體質; 3、止血,太子參中具有升高失血動物的紅細胞以及血紅蛋白數量的作用,并且能夠明顯縮短出血的時間,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太子參有哪些禁忌 1.對于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建議不要吃太子參。因為服用太子參可能會導致體內血壓增加,從而刺激到病情,不利于病情的后期治療,嚴重的還會誘發身體出現其他疾病。 2.患有腎炎的患者建議也不要食用太子參,也容易導致病情出現惡化。 3.哺乳期的產婦以及懷孕期間的孕婦,也不要吃太子參,容易對胎兒以及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 太子參相關藥方 1、太子參治病后氣血虧虛,神疲乏力:太子參15克,黃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棗4枚。煎水代茶飲,有一定效果。 2、太子參治病后虛熱。 3、太子參治脾虛便溏,飲食減少:太子參12克,白術、茯苓各9克,陳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有較好療效。 4、太子參治盜汗(睡覺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參24克,浮小麥30克,大棗5枚。水煎服。 5、太子參治糖尿病 6、太子參治神經衰弱(神經癥)、失眠:太子參15克,當歸、酸棗仁、遠志、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 太子參價格一覽 2023年7月10日價格參考52.3元/斤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