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舉行的醫生云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張伯禮等一眾醫學專家,就慢性病預防、新冠防疫等方面,發表最新觀點。 張伯禮表示,從現在看,疫情還是處于大流行狀態。國家“20條”發布以后引起了很大反響。到底怎么解讀?“實際上,‘20條’總的趨勢是更加科學、更加精準,絕不是躺平,絕不是放開。并且要逐步過渡到和病毒變化相適應?!?/div> “病毒變了,你策略就得變,現在的病毒傳染潛伏期很短了,你干嘛還關他7天,5天足以了!因為一般3天就可以轉陰了?,F在重癥患者很少,基本是輕癥,還有更多是無癥狀患者,這種情況下,患者就可以居家隔離觀察,不必都到醫院去。所以,這里邊很多政策的調整,是逐步的,是隨著病毒的變化、疫情的轉變不斷地調整。這個調整是以變應變,但宗旨還是以人民為中心,把生命至上放到最高位置,更科學、更精準,而不是其他的?!睆埐Y說。 對于慢性病預防,鐘南山說,當前,心腦血管病、癌癥、慢性呼吸病、代謝性疾病等慢性病是危害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亟需加大對重大慢性病的健康管理,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以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效應。 鐘南山舉例說,比如高血壓,若早期通過用藥把血壓降低,如果收縮壓降低12mmhg,或舒張壓降低5mmhg,腦卒中、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機率可以減少20%至50%。這就是早期治療帶來的好處。再比如說糖尿病,早期若能用藥控制血糖,或者飲食、運動控制血糖,它可以使微血管的并發癥、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明顯減少。 當前,廣州市疫情處置處于關鍵階段,截至16日,全市在院確診病例6006例,前期診斷的普通型病例中有1例轉為重型、1例轉為危重型。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貫徹落實全省“一盤棋”統籌調度要求,廣州全面加強資源力量儲備,加快方艙醫院、隔離場所等建設。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保森介紹,截至11月17日12時,廣州共規劃建設方艙醫院床位和隔離板房床位246407床。 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疾控局副局長沈洪兵表示,核酸檢測是疫情早發現的重要手段,既不能層層加碼,也不能隨意減碼??鐓^域流動人員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交通工具,抵達目的地后要按照屬地要求進行“落地檢”。3歲以下嬰幼兒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相關部門正在制定加快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方案,方案確定以后,有關情況會及時向社會發布。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