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學名:Lactuca sativa L.var. angustanaIrish.),菊科萵苣屬。原產于地中海沿岸。萵苣種能形成肉質嫩莖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皮白綠色,莖肉質脆嫩,幼嫩莖翠綠,成熟后轉變白綠色。葉互生,披針形或長卵圓形等,顏色有淺綠、綠、深綠或紫紅。 萵筍的營養成分 萵筍又名萵苣、白筍、生筍、萵苣筍、萵菜、香萵筍,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大量膳食纖維、鉀、磷、鈣、鈉、鎂、葉酸、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E、維生素K。 食療作用 1、萵筍提高人體血糖代謝 萵筍可以提高人體血糖代謝功能:萵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低,而無機鹽、維生素則含量較豐富,尤其是含有較多的煙酸。煙酸是胰島素的激活劑,糖尿病人經常吃些萵苣,可改善糖的代謝功能。 2、萵筍防治貧血 萵筍還能防治貧血:萵苣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鋅、鐵,特別是萵苣中的鐵元素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經常食用新鮮萵苣,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 3、萵筍通小便 萵筍還可以通小便:小孩小便不便時,可用萵苣莖和葉,搗爛如泥,涂敷肚臍之上,小便可以漸漸通暢。涂敷時有一要點,就是萵苣的泥餅要用熱水溫熱,再行涂上,免得受冷。敷布的位置,要離開臍眼,敷在肚上。或預先用棉花或紗布填塞臍眼,免得液汁浸入。 4、萵筍助消化 萵筍還能助消化:萵苣還有增進食欲、刺激消化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等功能。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