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今天6時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全國多地紫外線指數達到最高級別(5級)。防曬裝備花式登場的同時,有人會有疑問,不怕曬黑是不是就無需防曬?事實上,強烈的紫外線正在悄悄傷害你的皮膚健康!日光性皮炎這個“隱形殺手”潛伏在炎炎夏日里,稍不注意就會找上門來。 △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最新紫外線指數情況 當皮膚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 不僅可能出現紅腫、灼熱等癥狀 嚴重時還會起水泡、脫皮 告別日光性皮炎 這些知識你應該知道↓ 什么是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簡單來說就像是一場肌膚與陽光之間的“戰爭”。當我們的皮膚受到強烈的紫外線照射時,就會引發一場“炎癥風暴”,導致皮膚紅腫、疼痛,甚至出現水皰、脫皮等癥狀。 根據發生機理,日光性皮炎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日曬傷和多形性日光疹。 日曬傷:專業的說法是一種“光毒性反應”,與過敏無關,任何人在烈日下曝曬,如果超出皮膚的耐受極限都可能發生。 多形性日光疹:專業的說法叫作“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其實就是一種過敏反應,過敏體質的人容易發生。太陽光帶來的紫外線輻射是誘發多形性日光疹的主要原因。 日光性皮炎的常見誘因有哪些? 日光性皮炎的常見誘因主要有以下四種: 紫外線過度暴露:UVA(長波紫外線)穿透力強,可直達真皮層,全年均存在;UVB(中波紫外線)夏季強度高,直接灼傷表皮細胞。 光敏性物質接觸:食用野菜、柑橘類水果或藥物;接觸化妝品中的香料、防腐劑等。 皮膚屏障脆弱:敏感肌、濕疹患者角質層較薄,更易受紫外線損傷。 遺傳因素:部分人群因基因缺陷,導致皮膚對紫外線異常敏感。 如何預防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是常見的季節性皮膚病,只要掌握正確的預防方法,就能有效地應對它。 做好皮膚的日常防護,尤其是發生過日光性皮炎的人,在紫外線漸強時,外出時要做好暴露部位的防護,如撐遮陽傘、佩戴寬邊遮陽帽及深色墨鏡、穿長衣長褲、涂抹防曬用品。 盡量避免在10:00至14:00紫外線照射最強的時間段外出。 做好防曬措施的情況下,在烈日下活動時建議不要超過2小時。 如進行海水浴,在出水后,用溫水、柔和的洗護用品對全身進行洗滌。 此外,一些蔬菜、藥物、化妝品等,也可能增加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性,進而誘發日光性皮炎。 如果已經出現癥狀怎么辦? 如果癥狀較輕,可用濕毛巾冷敷皮膚患處,以鎮痛并減輕不適,同時避免再次日曬。 皮膚曬后容易產生水皰,小水皰可自行吸收,大水皰可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專業醫療機構用無菌針頭抽吸。 如果患處感覺疼痛、瘙癢,切忌用手搔抓,避免二次損傷和感染。 如果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接受抗過敏治療。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