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50歲的陳先生(化名)將冷藏了幾天的米飯做成炒飯食用后,不久便出現了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等癥狀。 被送至醫院時,他已嚴重休克,心臟、肝腎等臟器功能開始衰竭,經ICU醫務人員搶救,陳先生終于脫離生命危險。 經檢查,陳先生罹患的是由蠟樣芽孢桿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這種細菌多見于室溫下長時間放置的米飯或炒飯中,所以由它產生的食物中毒,也被稱為“炒飯綜合征”,分為嘔吐型、腹瀉型。 嘔吐型: 蠟樣芽孢桿菌產生的嘔吐毒素,在淀粉類食物中容易產生,比如米飯、面條、土豆等,需要在126℃的高溫下,加熱90分鐘才能去除毒素。 嘔吐型蠟樣芽孢桿菌中毒,潛伏期為0.5—6小時,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還會影響人體免疫力,破壞肝臟細胞,甚至導致多臟器衰竭。 腹瀉型: 蠟樣芽孢桿菌產生的腹瀉型腸毒素,45℃加熱30分鐘,56℃加熱5分鐘,可以去除毒素。 腹瀉型蠟樣芽孢桿菌中毒,潛伏期為2—36小時,主要癥狀為腹痛、腹瀉。 如何正確遠離“炒飯綜合征”? 夏季高溫高濕,食物更容易變質,細菌也更容易滋生,食物一次最好少做點,現做現吃,避免將食物長時間放置,盡量不食用隔夜食物,特別是米制品和其他易滋生細菌的食物。 如果做好的食物一頓實在沒吃完,可以先將食物放入食品保鮮袋、保鮮盒,然后再放入冰箱內冷藏或者冷凍保存,盡快食用完。在食用隔夜食物前,應徹底加熱煮透,幫助殺死蠟樣芽孢桿菌及其產生的毒素。 老人吃了半盤隔夜涼拌黃瓜后 住進醫院險喪命 2023年6月,家住杭州的黃大伯(化名),因早上食用了半盤冰箱里的隔夜涼拌黃瓜,出現了嚴重細菌感染,引發了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經過醫生一系列搶救,黃大伯的生命體征才逐漸恢復。 膿毒血癥: 指由感染引發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寒戰、發熱、心慌氣促等癥狀。如果延誤治療,則可能造成嚴重感染性休克,導致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高。 這3類食物尤其要注意 綠葉菜: 蔬菜經過久放和再加熱,維生素、葉綠素等營養流失多、口感變化大,還更易變質。而且,相較于肉類、水果等食物,綠葉菜本身硝酸鹽含量就比較高,煮熟后如果放置時間過久,在細菌分解作用下,硝酸鹽還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不利于身體健康。若是存放不當,亞硝酸鹽含量還可能超標。 海鮮: 螃蟹、魚類、蝦類、貝類等海鮮都是高蛋白食物,如果當天沒吃完,第二天再吃的話,有可能會產生蛋白質降解物,可能會對胃腸道黏膜產生刺激,引起胃腸道不適,還容易損傷肝、腎功能。 土豆、芋頭、饅頭: 這類淀粉含量較多的食物,加工后相對容易滋生細菌。這些食物一頓吃不完,可以下一頓吃,如隔夜,建議最好密封后冷凍起來。 男子吃了隔夜冰西瓜后 因急性腸胃炎住院 2024年7月,浙江溫州,一位男子進食隔夜冰西瓜后產生不適,出現臍周疼痛、腹瀉、四肢乏力、惡心、體溫升高等癥狀。 所幸這名男子病情不是太嚴重,就醫也比較及時,得以快速康復出院。 夏天怎么吃西瓜更安全? 西瓜切開后,切面就會被細菌污染,所以西瓜最好趁新鮮吃,因為如果儲存不當,有害菌就會大量繁殖。 如果切開的西瓜一次實在沒吃完,建議最好包上保鮮膜后,放入冰箱冷藏儲存,注意儲存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8小時,這樣可以避免西瓜內部滋生大量細菌。 冷藏保存的西瓜拿出來食用時,先聞一聞,如果西瓜表面有異味,可以將表面1~2厘米的果肉切掉后再吃,如果發現剩下的西瓜有稀湯樣表現,提示西瓜已經變質,就不能再吃了。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