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拉丁學名:Ficus carica)是??崎艑僦参铮淙~灌木或小喬木。主要生長于熱帶和溫帶,原產地中海沿岸。分布于土耳其至阿富汗。中國唐代即從波斯傳入,現南北均有栽培,新疆南部尤多。 高3-10米,多分枝;樹皮灰褐色,皮孔明顯;小枝直立,粗壯。榕果單生葉腋,大而梨形,直徑3-5厘米,頂部下陷,成熟時紫紅色或黃色, 基生苞片3,卵形;瘦果透鏡狀?;ü?-7月。 因外觀見果不見花而得名。果實呈球根狀,無花果尾部有一個小孔,花則生長于果內,在近小孔處長有雄花,遠離小孔的頂部長有雌花,另外生有不育花(癭花),花粉由榕果小蜂傳播。 新鮮幼果及鮮葉治痔療效良好,果實味甜可食或作蜜餞,又可作藥用,也供庭園觀賞。 健胃清腸,消腫解毒。治腸炎,痢疾,便秘,痔瘡,喉痛,癰瘡疥癬,利咽喉,開胃驅蟲。 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脹痛,痔瘡便秘,消化不良,痔瘡,脫肛,腹瀉、乳汁不足,咽喉腫痛,熱痢,咳嗽多痰等癥。 《滇南本草》:敷一切無名腫毒,癰疽疥癩癬瘡,黃水瘡,魚口便毒,乳結,痘瘡破爛;調芝麻油搽之。 《便民圖纂》:治咽喉疾。 汪穎《食物本草》:開胃,止泄痢。 《綱目》:治五痔,咽喉痛。 《生草藥性備要》:洗痔瘡。子,煲肉食,解百毒。蕊,下乳汁。 《醫林纂要》:益肺,通乳。 《隨息居飲食譜》:清熱,潤腸。 《江蘇植藥志》:鮮果的白色乳汁外涂去疣。 《云南中草藥》:健胃止瀉,祛痰理氣。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咽喉痛,咳嗽痰多,胸悶。 無花果藥方 治咽喉刺痛:無花果鮮果曬干,研末,吹喉。(《泉州本草》) 治肺熱聲嘶:無花果五錢,水煎調冰糖服。(《福建中草藥》) 治痔瘡,脫肛,大便秘結:鮮無花果生吃或干果十個,豬大腸一段,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治久瀉不止:無花果五至七枚,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發乳:無花果二兩,樹地瓜根二兩,金針花根四至六兩,奶漿藤二兩。燉豬前蹄服。(《重慶草藥》) 無花果150克,水煎加冰糖適量服,治肺熱聲嘶,咳嗽咽痛。 無花果兩個生食,或用干果十個與豬大腸一段,共煮熟食,治痔瘡、脫肛、大便秘結。 鮮無花果十個,水煎洗患處,治外痔。 無花果兩個,小茴香10克,水煎服,治疝氣。 無花果枝適量,水煎服,每日兩三次,治腸炎。 無花果搗汁半杯,開水沖服,每日一次,以愈為度,治哮喘。無花果葉10克,水煎代茶飲,治黃疸。 無花果根去粗皮,打碎,開水泡服,治喉癢。 無花果鮮嫩葉,洗凈搗爛絞汁,每次溫開水和服半杯,治誤食魚蟹類中毒,腹痛,嘔吐。 無花果豬肉湯:豬瘦肉250克,切小塊,無花果100克(干品),同煮湯,用適量食鹽調味食用。有理腸健胃,解毒消炎作用,治痔瘡,慢性腸炎。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吃無花果有哪些禁忌 消化不良者、食欲不振者、高血脂患者、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動脈硬化患者、癌癥患者、便秘者適宜食用。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