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藥學會藥膳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10日在重慶南川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藥膳行業專家學者以及中藥制造企業、中醫藥康養企業等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小藥膳如何“烹”出大產業。 中華中醫藥學會藥膳分會會長宋魯成在主旨演講中稱,藥膳產業是如今的風口行業,各種藥膳菜品層出不窮,未來的藥膳產業需要從精品、科學、高質量和標準化來著手。他發現,眾多藥膳雖然選擇了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和食材,但對于是否能烹飪出其中的營養成分并未作出詳細要求,有可能出現藥膳的形、色、味都很好,營養卻流失了。為此,應當對藥膳的營養標準提出規范。 山東省萊州市中醫醫院教授王立森表示,藥膳作為傳統中醫理論、現代營養學與飲食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他認為,藥膳產業的發展要緊跟時代潮流,借助AI技術,為民眾量身定制個性化的藥膳方案,為用戶提供更為精準、科學的營養支持。 “藥膳作為中醫藥文化的一部分,要注重文化的傳播和加持,讓廣大消費者理解其獨特性和意義。”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所長楊勇表示,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中醫藥膳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文化賦能可促進藥膳產業良性發展。通過深入挖掘和整合藥膳的文化資源,將其融入藥膳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可以提升藥膳產業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增強藥膳產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中華中醫藥學會藥膳分會副秘書長李冠軍也認為,藥膳是一種養生理念,更是一種文化,應當通過藥膳向人們傳遞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養生文化。藥膳的制作應具有統一、簡單合理、制作易于掌握的規范,使藥膳的效果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藥膳的研究與開發,不僅要做到口味鮮美滋補養生,還要挖掘菜肴的典故,讓人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學到養生知識。 會議期間,南川區還舉行了金佛山藥膳品鑒活動暨渝見岐黃重慶中醫藥文化集市。當前,南川正大力培育中藥材規范化生產基地,提質發展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區,積極探索“中醫藥+旅游”融合傳承創新發展新思路,開發藥膳、藥酒、藥茶、藥浴等中醫藥大健康旅游產品近50種,擴大中醫藥應用場景。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