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對于部分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治療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胰島素的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常見的誤區,需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視。 誤區一:胰島素會上癮 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觀念。胰島素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種激素,當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時,就需要外源性胰島素補充。使用胰島素治療是為了幫助身體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代謝紊亂,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當病情得到控制,胰島功能有所恢復,部分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減少胰島素的用量甚至停用。 誤區二:打胰島素不監測血糖 有些患者認為只要打了胰島素,血糖就會自然達標,從而忽略了血糖監測。事實上,胰島素的劑量需要根據血糖水平進行調整。不監測血糖,可能會導致血糖過高或過低,增加并發癥的風險。建議患者根據醫生的建議,定期監測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并做好記錄,以便為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誤區三:胰島素注射部位隨意 胰島素的注射部位有講究,不同部位的吸收速度不同。常見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上臂外側、大腿外側和臀部。如果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容易導致局部脂肪增生、硬結,影響胰島素的吸收。正確的做法是輪流在不同部位注射,每次注射點之間間隔約 1 厘米。 誤區四:胰島素保存不當 胰島素是一種生物制劑,對保存條件有嚴格要求。未開封的胰島素一般應在 2 - 8℃的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已開封的胰島素可在室溫(不超過 25℃)下保存 28 天。如果保存不當,如溫度過高或過低、暴露在陽光下等,會使胰島素失效。 誤區五:自行增減胰島素劑量 部分患者根據自我感覺或血糖儀的一次測量結果,自行增減胰島素劑量,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胰島素劑量的調整需要綜合考慮飲食、運動、血糖監測結果等多種因素,應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調整。 總之,正確使用胰島素對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至關重要。患者應充分了解胰島素治療的相關知識,避免陷入誤區,同時與醫生保持密切溝通,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健康壽命。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