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藍花(別名:西蘭花,拉丁學名: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 Planch.),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 西藍花原產地為意大利,分布于世界各地,其葉子大,主莖頂端形成肥大的花球,綠色或紫綠色,表面的小花蕾不密集在一起,側枝的頂端各生小花球,是一種常見的蔬菜。 1形態特征 西藍花又名莖椰菜、青花菜、綠花菜,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中以綠色花球為產品的一個變種。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帶,19世紀末傳入中國。 西藍花形態、生長習性和花椰菜基本相似,但長勢強健,耐熱性和抗寒性都較強。 植株高大,生長20余片葉子后抽出花莖,頂端生緊密群集成花球狀的群生花蕾,花蕾青綠色,故也稱青花菜。葉色藍綠,漸轉為深藍綠,蠟粉增多。葉柄狹長。葉形有闊葉和長葉兩種。 2品種類型 (一)優秀:早熟品種,花球蘑菇狀頂端較突出,顏色深綠,單球重350~400克,花球緊實,花蕾細,商品性好,側枝較少,適合早春及秋季栽培。 (二)未來:早熟品種,適合密植的直立型品種,花球蘑菇狀,顏色較濃綠,形狀飽滿,商品性好適合秋季栽培。 (三)蔓陀綠:早熟品種,單球重400~500克,花球緊實,呈蘑菇狀,顏色綠,花蕾細,空心率低,不耐凍,適合早春及秋季栽培。 (四)山水:中熟品種,長勢旺盛、開展度大,單球重約500克,半圓形,花球緊密,蕾細、藍綠色,耐寒性較差,但抗逆性強。 (五)綠帶子:中熟品種,單球重約500克,長勢旺,品質好,半圓形,主側花球兼用,肥水多時易空心、高溫多雨易出現滿天星,霜凍易發紫色。 (六)綠雄90:中晚熟品種,低溫時花蕾仍保持青綠色,半球形且球面整齊、細蕾,單球重約450克,抗霜霉病,浙江7月中~9月初播,11月下~2月上中收獲。 (七)圣綠:中晚熟品種,長勢旺,耐寒,單球重約500克,半圓形,細蕾,濃綠,不易空心,品質佳。 3繁殖栽培 栽培條件 1.光照 西藍花對光照的要求并不十分嚴格,但在生長過程中喜歡充足的光照,光照足時植株生長健壯,能形成強大的營養體,有利于光合作用和養份的積累,并使花球緊實致密,顏色鮮綠品質好,盛夏陽光過強也不利于西藍花的生長發育。 2.溫度 在5~20℃范圍內,溫度越高,西藍花的生長發育越快。最適發芽溫度為20~25℃,幼苗期的生長適溫為15~20℃。西藍花具有很強的耐寒和耐熱性,蓮座期生長適溫為20~22℃,花球發育適溫為15~18℃,溫度高于25℃時花球品質易變劣,但只要不受凍害,花球在5℃甚至以下的低溫仍可緩慢生長。不同品種、不同苗齡對完成春化所需溫度要求的差異比較大,因此周年栽培時品種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3.水分 西藍花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需水量較大,尤其是葉片旺盛生長和花球形成期更不能缺水,即使是短期干旱,也會降低產量。苗期多雨或土壤濕度過高易引起黑腐病、黑斑病等病害。花球形成期土壤濕度田間持水量70%~80%左右才能滿足生長需要。 4.土壤養分 西藍花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過于貧瘠則植株發育不良,產量品質低下;而土壤過分肥沃又會導致花蕾疏松和花苔空心。西藍花適宜在排灌良好、耕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保水保費力強的壤土和沙質壤土上種植。適應土壤pH范圍5.5~8,但以6為最好。西藍花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肥料,其N、P、K比例為14:5:8。幼苗期對氮素的需要相對較多,花芽開始分化以后對P、K的需要量相對增加。注意在花球發育過程中,西藍花對硼、鉬、鎂等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也較多,因此現蕾前施用適當的微量元素葉面肥將會顯著提高產量和品質。 種植規程 一、立地條件 1.選地:種植地塊選用生態環境良好,并經環境監測部門監測認證,基地空氣、灌溉用水,土壤應分別符合NY/T 397-2000、NY/T 395-2000、NY/T 396-2000《產地環境技術條件》規定的質量標準,作為西藍花種植區。 2.土壤土質要求:種植土壤土質肥沃,以壤土或沙壤土為宜,pH值5.5~6.6,pH值5.5以上土壤可依其PH值適當施以石灰改良。 土壤30cm耕作層內總有機質>10%;全氮>20%;速效氮>200mg/kg;全磷>0.15%;速效磷>100mg/kg;全鉀>0.15%;速效鉀>100mg/kg。肥力不足,應增施優質腐熟有機肥。 3.種植地應無鼠害或鼠害較輕的地塊。 二、品種與茬口 1.品種選擇:選用抗病、優質、高產、耐貯運、商品性好、適合市場的品種,如玉冠、曼佗羅、優秀。 2.茬口安排:北京地區春秋兩季栽培。一般在四月上旬定植,五月下旬采收,秋季八月上旬定植,十一月上旬采收。 三、育苗與移栽 1.育苗:苗床選土質肥沃,安排良好的土地,施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要求土壤細碎,理成小高畦作為苗床。畦寬1~1.2米,灌足底水。 播種前以50℃溫水浸種25分鐘以殺滅潛入種子的病菌。 播種量:每畝地用種子20~25克,約需苗床30平方米。播種后在畦面上撒一層篩過的糞、土各半的細土,以能覆蓋種子為度。 苗床管理:冬季溫室育苗,高溫多雨季節搭蔭棚或遮陽網覆蓋。注意水分和溫度管理,保持土壤濕潤。 播種出苗后,逐步揭開覆蓋物,苗齡25~30天既可定植大田。 2.移栽: (1)整地施肥:每畝施用2000~3000千克優質農家肥作為基肥,并混拌過磷酸鈣2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硼砂0.5千克。均施、翻犁碎垡、作畦、雨季高畦栽培,1米開畦雙行栽培,旱季平畦、畦寬栽培,秋季及早春栽培宜覆蓋地膜。 (2)移栽:定植時盡量多帶土,少傷根,減少緩苗期,移栽后。應加強水分管理。 四、種植密度及方法 1.種植密度:春季每畝2500~3000株;其它季節2000~2500株。 株距:50cm;行距:50cm 2.定植方法:定植深度以覆土至葉下為宜,定植到成活前要勤澆緩苗水,成活后適當減少澆水次數。 五、田間管理 1.中耕鋤草,生長的前期和中期經歷時間較長,為促進根系發達,改善土壤通透性。應經常中耕進行鋤草。一般中耕2~3次,以利植株正常生長。 2.水分管理:西藍花個生育期需水量有所不同。應根據不同生育期及季節,注意水分管理。 苗期:澆足緩苗水、定根水。 葉片生長旺盛期及花球形成期:需水量增加,應增加灌水量及灌水次數,防止干旱。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澇浸。 3.肥料管理:苗期定植成活后用1:5腐熟糞水提苗,周一次。每畝用腐熟農家肥500千克打塘或開溝施入。 13~15片葉時:施一次追肥,每畝1000千克混配尿素10千克,結合澆水,促進花球膨大。距采收30天以上。 六、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為確保生產出高品質的西藍花,應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立足于預防為主,在不等以使用農藥時,必須嚴格按照《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執行。嚴格使用禁止使用的農藥。采取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防治。 1.草害防治:加強中耕管理,人工及時除草。 2.鼠害:選擇鼠害輕的地塊,有鼠害時,用人工或物理方法(如電貓)防治,不使用藥物。 3.病害:主要有黑腐病、黑斑病 (1)黑斑病:預防本病可在播種前溫水浸種。發病時,及時摘除病葉、病株,并噴施波爾多液200~250倍液每畝用200~250千克。距采收不低于30天。 (2)黑腐病:本病以預防為主,應實行輪作,種植密度適當,發病時,及時去除病株,集中燒結。 4.蟲害防治:主要蟲害蚜蟲、小菜蛾、菜青蟲 (1)蚜蟲:發病初期用0.6%苦參內脂水劑500~1000倍液噴施,每畝用10~20毫克,距采收7天以上。提倡生物防治,若田間瓢蟲蟲口達到10只/平方米時,不使用藥物防治。 (2)小菜蛾、菜青蟲:在蟲卵孵化高峰用BT殺蟲可濕性粉劑,每畝10~15克,距采收7天以上,局部防治采用人工捉蟲的辦法。 七、采收 1.采收標準:西藍花花球充分長大,小花蕾尚無松開,花球堅實完好,色澤鮮綠。無病害、無蟲害、無機器損傷為合格品 2.采收時間:應在每天清晨進行。 3.采收方式:在花球分枝下5cm處切斷,除去外皮。 4.產品必須以專門裝放無公害蔬菜產品的食品包裝周轉箱集中裝運,并在采收后4小時之內及時入庫。 5.包裝及運輸途中不得與任何有毒、有害物質接觸,運輸工具在運輸前后須經清洗并保持清潔,經檢驗員檢驗合格后方可裝運。 6.入庫產品須經產品質檢員檢驗合格后方可入庫,并注明產地,采收時間,入庫時間。 新華社杭州6月23日電(記者 許舜達)“按照預期目標,我們將打破‘洋種子’壟斷,實現西蘭花品種國產化,并且是真正享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品種。”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占省告訴記者。 4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西藍花 西藍花(13) 在各種各樣的蔬菜中,哪種營養價值最高?你可能覺得很難比較。不過,日本最近一項研究得出結論:西藍花的平均營養價值及防病作用遠遠超出其他蔬菜,名列第一。 西藍花維生素C含量比辣椒高 西藍花中的營養成分,不僅含量高,而且十分全面,主要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據分析,每100克新鮮西藍花的花球中,含蛋白質3.5克~4.5克,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此外,西藍花中礦物質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鈣、磷、鐵、鉀、鋅、錳等含量都很豐富,比同屬于十字花科的白菜花高出很多。 很多人以為番茄、辣椒等是含維生素C最豐富的蔬菜,其實,西藍花的維生素C含量比它們都要高,也明顯高于其他普通蔬菜。而且,西藍花中的維生素種類非常齊全,尤其是葉酸的含量豐富,這也是它營養價值高于一般蔬菜的一個重要原因。 營養成分 每100克西蘭花所含熱量34大卡。具體營養素含量詳見下表: 抗癌作用 西藍花的抗癌作用是近些年來西方國家及日本科學家研究的重要內容。日本國家癌癥研究中心公布的抗癌蔬菜排行榜上,西藍花名列前茅。美國《營養學》雜志上,也刊登了西藍花能夠有效預防前列腺癌的研究成果。西藍花的抗癌作用,主要歸功于其中含有的硫葡萄糖甙,據說長期食用可以減少乳腺癌、直腸癌及胃癌等癌癥的發病幾率。 除了抗癌以外,西藍花還含有豐富的抗壞血酸,能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而其中一定量的類黃酮物質,則對高血壓、心臟病有調節和預防的功用。同時,西藍花屬于高纖維蔬菜,能有效降低腸胃對葡萄糖的吸收,進而降低血糖,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病情。 另外,挑選西藍花時,手感越重的,質量越好。不過,也要避免其花球過硬,這樣的西藍花比較老。買回后最好在4天內吃掉,否則就不新鮮了。 吃西藍花有哪些禁忌 1、西藍花不宜與牛奶同時,會影響鈣的吸收。 2、紅斑狼瘡患者忌食西藍花 3、西藍花切好后不能久放。如果把十字花科蔬菜切碎之后,在室溫空氣中紡織6小時,抗癌成分損失可達75%之多。 烹飪指導 1.西藍花品質柔嫩,纖維多,水分多。西藍花主要供西餐配菜或做色拉; 2.菜花雖然營養豐富,但常有殘留的農藥,還容易生菜蟲,所以在吃之前,可將菜花放在鹽水里浸泡幾分鐘,菜蟲就跑出來了,還可有助于去除殘留農藥; 3.吃的時候要多嚼幾次,這樣才更有利于營養的吸收; 4.西藍花煮后顏色會變得更加鮮艷,但要注意的是,在燙西藍花時,時間不宜太長,否則失去脆感,拌出的菜也會大打折扣; 5.西藍花焯水后,應放入涼開水內過涼,撈出瀝凈水再用,燒煮和加鹽時間也不宜過長,才不致喪失和破壞防癌抗癌的營養成分。 涼拌有利于保存營養 對于大部分中國人來說,西藍花是近些年才開始大量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的。吃法上也比較單調,大部分為清炒或蒜茸炒。其實,西藍花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水煮或用水焯過后顏色會依然翠綠,而且口感更加爽脆。因此,涼拌或做湯也是很好的選擇。 國外在西藍花的吃法上主要是拌沙拉,或煮后作為西餐的配菜,這樣避免了高溫加熱中的營養損失,對健康更為有利。習慣吃熱菜的人,也可以將它與肉類、雞蛋或蝦仁搭配炒著吃。 食療作用 菜花性涼、味甘; 可補腎填精、健腦壯骨、補脾和胃; 主治久病體虛、肢體痿軟、耳鳴健忘、脾胃虛弱、小兒發育遲緩等病癥。 抗衰老菜:西藍花豆酥鱈魚 推薦理由:西藍花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C及胡蘿卜素,開十字花的蔬菜已被科學家們證實是最好的抗衰老和抗癌食物,而魚類則是最佳蛋白質來源。 美味菜式:西藍花豆酥鱈魚 原料:鱈魚1大片、西藍花、姜、蒜 調料:豆豉、鹽、味精、料酒、糖、胡椒粉、色拉油 做法: 1.鱈魚用適量鹽和料酒腌一下,然后上籠蒸8~10分鐘,取出待用。 2.鍋內放油,下入蔥末、姜末和搗碎的豆豉炒香,再用鹽、味精、胡椒粉調味,待豆豉炒酥后澆到加工好的鱈魚上。 3.西藍花用鹽水焯熟,碼在鱈魚周圍即成。 秋天多吃西藍花的好處 美國營養學家號召人們在秋季多食用西藍花,因為這時的西藍花花莖中營養含量最高。 西藍花對殺死導致胃癌的幽門螺旋菌具有神奇功效。西藍花是含有類黃酮最多的食物之一,類黃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還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劑,能夠阻止膽固醇氧化,防止血小板凝結,因而減少患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 有些人皮膚一旦受到小小的碰撞和傷害就會變得青一塊紫一塊的,這是因為體內缺乏維生素K的緣故。補充的最佳途徑就是多吃西藍花。 制作原料: 西藍花400g,大蒜15g 調味料: 淀粉5g,鹽2g,雞精5g,水90ml 制作過程: 1.把西藍花洗凈,適當切塊,放到沸水里燙熟,撈出裝盤待用。 2.大蒜洗凈包好,制成蒜蓉,用水、淀粉、鹽、雞精調成水淀粉備用。 3.干凈的炒鍋中,放入已經調好的淀粉水,文火輕輕攪拌到透明狀。 4.撒下蒜蓉立即關火出鍋,淋在已經裝盤擺好的西藍花上就完成了。 (難度級別:★☆☆☆☆,制作用時:約15分鐘) 【為吃網備注】不要因為擔心西藍花不熟而在沸水里燙太長時間,否則會影響西藍花的口感。 【評價】制作非常簡單,營養高但熱量不高,口味清甜,有助于在乎身材的女人們。 5植物研究 2018年6月21日,由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部組織的“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項目在浙江正式啟動,21家相關科研院所、高校教學單位、種子企業和推廣單位簽訂了“材料、信息、人才共享協議”。 中國西蘭花栽培總面積約100萬畝,主要分布在浙江、云南、湖北、河北壩上、甘肅蘭州等地。浙江省種植面積約占四分之一。 本次聯合攻關項目采取了“產學研”一體化方式,集合了國內多家西蘭花育種方面的頂尖機構參與,目的是靠自己的技術研發,培育品質優良、適應性強的新品種。 項目計劃在5年內,培育西蘭花的優良新品種5個以上,同時在國內主產區累計推廣種植新品種80萬畝以上,實現市場占有率20%以上,創產值24億元。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