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些美發方式很傷身 近日熱搜 近日,浙江杭州,一名20歲的女生在持續2年每月漂染頭發后,全身長滿紫色斑點,到醫院就醫后,確診為“紫癜性腎炎”。 10年追蹤3萬人發現:直發劑增加癌癥風險 2022年10月,《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化學直發劑與女性子宮癌風險升高有關,并且使用越頻繁,風險升高越明顯。 永久染發劑使多種癌癥風險增高: 2020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永久染發劑與皮膚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發病風險增加有關,且發病率與染發劑使用劑量呈正相關。 染發、燙發不僅會增加患癌癥幾率,還有可能會損傷頭皮和發干或者是引起過敏反應。 這樣做降低美發傷害: 1.燙發、染發最好不要一起做,以免對頭發產生雙倍傷害。 2.每年染發、燙發總次數最好不要超過3次,每次間隔3個月以上為宜。 2、夏天對頭發的三重“暴擊” 強烈的紫外線: 紫外線會使皮膚細胞產生活性氧,損害頭皮微環境和毛囊細胞,促使毛囊提前進入休止期。 紫外線會損害毛干的角蛋白,使毛鱗片結構松散,導致毛發變脆、容易斷。 紫外線還會干擾毛囊正常的周期循環,令頭發提前脫落。 高溫、高濕: 夏天天氣悶熱、高溫高濕,人體易出汗,油脂分泌旺盛,如果不及時清潔頭發或者清潔不到位,就容易造成毛囊口堵塞,使油脂聚集、細菌滋生,從而導致皮炎、毛囊炎,進而損傷毛囊,令頭發脫落。 空調環境: 長期待在干燥的空調房內,會導致頭皮水分丟失,破壞皮膚屏障,要及時關注室內濕度。 3、常見的脫發類型 病理性脫發 雄激素性禿發: 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下,因環境因素等原因,導致毛囊逐漸微小化、毛干變細、毛發密度下降的進行性脫發疾病。 男性型: 患病幾率高于女性,表現為前額發際線后移,頭頂部毛發進行性稀疏。 女性型: 主要表現為額部、中央區及頂區毛發緩慢進行性稀疏,發縫增寬,通常發際線后移不明顯。 斑禿: 俗稱“鬼剃頭”,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會傳染。典型表現為頭皮或其他部位邊界清晰的圓形/橢圓形脫發斑,嚴重者可進展為全禿(頭部毛發全部脫落)甚至普禿(頭發、睫毛、腋毛等全身毛發脫落)。 休止期脫發: 表現為彌漫性脫發,典型特征是每天脫落100根以上頭發。患者常在洗發、梳發或用手輕輕拉拽頭發時發現脫發量明顯增多,主要由內分泌(如妊娠)、營養缺乏(如減肥)、精神心理壓力等因素引起。 健康小貼士:對于病理性脫發,要早發現、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接受正規藥物治療。 對于雄激素性禿發患者,如果在接受藥物治療6個月后,仍不能滿足患者對于形象的追求,且患者后枕部有充足可供移植的毛囊,則可以考慮植發手術。 生理性脫發 每天脫落50~100根頭發是正常現象,不必過于擔心。 注意: 1.如果每天脫發超過100根且這種現象持續了2~3個月以上,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2.如果毛發變細、變軟,出現了模式性或區域性脫發,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3.父母若有雄激素性禿發或斑禿疾病史,子女患病風險也相對增高。 4、夏天做好這4件事 幫你擁有一頭秀發 頭發也要注意防曬: 夏天紫外線強烈,外出時可以通過打傘、短期戴帽子等方式幫助頭皮、頭發防曬。 注意: 戴帽子時間不要過長,要讓頭皮“透氣”。 不要戴特別緊的帽子,否則可能會影響頭皮局部血液循環。 正確洗護: 1.選擇成分比較溫和的洗發水。 2.洗發頻率要根據發質進行調整: 短發或油性頭發,可以1~2天洗一次頭發; 長發或干性頭發,可以2~3天洗一次頭發; 運動后1小時是頭發的“黃金清潔期”,要及時清潔頭皮和頭發,否則可能會造成汗液、油脂堆積,影響頭發健康。 3.洗頭發時,水溫不要過高,最好不要超過40℃,也不要用指甲抓頭皮、頭發,可以用指腹輕輕按摩頭皮。 4.洗完頭發后,可以用吹風機吹干頭發,但吹風機溫度不宜過高,也不要離頭皮過近。 5.不過度燙染頭發。 清淡飲食不熬夜: 少吃油炸食物、辛辣食物和甜食,多吃富含蛋白質、鋅、鐵、維生素B族的食物,比如魚肉、牛肉、蛋類、豆類、堅果、糙米、燕麥等。 作息規律不熬夜,盡量在23:00前睡覺,睡夠7~8小時。 按摩頭皮: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從頭發發際線處開始向頭頂輕柔按摩,以微微發熱為宜,幫助促進頭皮血液循環。 夏天護發小貼士 1.直發劑、永久染發劑會增加多種癌癥發生風險。 2.夏天對頭發的三重“暴擊”: 強烈的紫外線、高溫高濕的環境、空調房干燥的環境。 3.常見的脫發類型: 雄激素性禿發、斑禿、休止期脫發、生理性脫發。 4.夏天做好這4件事,幫你擁有一頭秀發: 注意防曬、正確洗護、清淡飲食不熬夜、按摩頭皮。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